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今天”酸奶撤柜 12年从小作坊到中型乳企到停产
2012-04-07 16:42:0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东 王忠岩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7日讯 “今天”酸奶撤柜了……12年,佳木斯硕业乳业有限公司经历了从一个小作坊逐步发展成集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中型乳品企业再到停产。最辉煌时,产品覆盖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省的120多个市(区)县。据知情人介绍,去年硕业乳业改造升级押上“老本”,加之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天”酸奶撤柜

  “怎么看不到‘今天’牌酸奶了?”在哈市各大超市经常有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超市工作人员解释说,“今天”酸奶早就撤柜了。

  3月16日,记者来到佳木斯硕业乳业有限公司位于南岗区信恒现代城中龙热电3楼的驻哈办事处,这里已是人去楼空。保安说,3楼一面8个房间都曾是硕业乳业的办公区,去年11月份停租,搬走了,现在房间已被其他公司租用了。前两天还总有硕业乳业的供应商来要欠款。

  曾在硕业乳业工作3年的一位前高管讲,去年11月份,由于企业经营不善,产品停产,400多名员工待业,他现在已经重新择业。该高管对于硕业乳业停产感到很惋惜。他认为,为换新的生产许可证而升级设备,让企业资金不堪负重,加上产品亏损经营,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记者试图联系硕业乳业负责人刘业硕,但很多人都和他失去了联系。只是知道他正在筹措资金,试图恢复生产。

  销量曾多年居我省前列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显示,硕业乳业有“今天”和“硕业”两大品牌以及鲜奶、酸奶、乳饮料三大系列产品30多个品种,尤其是酸奶产品,自2006年3月以来销量一直位居我省前列,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哈市市民刘女士从上大学开始就一直喝“今天”酸奶。她告诉记者,上大学时酸奶的产品比较少,而“今天”酸奶口感好、量大。“今天”袋装酸奶250克,其他品牌没有这么大的量,还有“今天”酸奶价格实惠。

  李春强在哈市经营一家仓买批发部已经10年了,店内有蒙牛、完达山、伊利、龙丹大品牌的数十种酸奶品种。他记得6年前,“今天”原味酸奶销量最好,当时同类产品价格较高,“今天”酸奶有价格的优势,而且其单袋量大。酸奶保质期只有15—21天,这要求销售必须快速出手,虽然价格低廉,“今天”酸奶的流通速度还是较高的。李春强说,近两年来,蒙牛、伊利等4大品牌酸奶品种多了,价格开始往下探,直接冲击“今天”的销量。


  “换证”赔上了“老本”

  “三聚氰胺”事件后,酸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据完达山乳业东北销售中心一负责人介绍,过去乳业主打常温奶,“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酸奶的市场需求量增长迅猛,常温奶的销量逐步缩小,酸奶这块市场自然成了乳业等企业争夺的重点。“今天”酸奶其凝固型、巴氏杀毒(区别于传统的高温杀毒)这两大特点由于营养好、口感佳,就会面临竞争对手强有力的挑战。

  硕业乳业一直想做大、做强。2008年5月,三鹿收购硕业乳业51%的股份,计划在3年内,分3期注资1.5亿元,投资扩建新的乳业生产基地,着力生产新型、高品质的酸牛奶。可随着“三聚氰胺”事件发生,这项股权几经易手。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缺乏必要资本融资,使硕业乳业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上“举步维艰”。

  2011年,我国实施乳品生产许可证审核,规定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相应检测设备,能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不得进行委托检验;凡未重新获得生产许可的,不得再生产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产品。

  据硕业乳业一位前高管介绍,此时,摆在硕业乳业面前的就是两条路,要么退出乳品生产行业,要么设备升级。对于从1996年就开始乳品生产的硕业乳业来说,在凝固型酸奶市场有了一席之地,就这样退出市场不甘心。硕业乳业负责人刘业硕抵押贷款加上私募一些资金,总共投入1000万元进行厂房、设备等升级改造。

  省奶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我省只有88家企业提出了申请并获得受理,50家企业因资金有限或生产规模小选择了主动退出。

  硕业乳业虽然通过了认证,但产品种类、产品包装、营销规模上与其他几家大乳业相比还处于劣势。为了打开市场,刘业硕进驻牡丹江、佳木斯两个厂子,希望厂子迅速挺起来,来偿还上下游的供应款。近两年乳业运营成本不断攀高,企业利润增长有限,资金捉襟见肘。就连奶资兑现频频告急,佳木斯市东风区松江乡松江村的58户奶农,从2008年10月开始给硕业乳业交奶,头3个月及时兑换了奶资。3个月后就开始拖欠奶资,从2009年1月直至停产,累计拖欠58户奶农230万元的奶资。硕业乳业拖欠上下游的供应商款项,最后变成供应商停止供货。

  据省奶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今天”酸奶产品低端化导致利润增长点小;在品种上也相继推出各种果味型酸奶,市场反应一般。近两年,完达山、蒙牛、伊利等企业相继推出老酸奶、老北京酸奶等单价在3元至3.5元的碗装高端产品,产品在市场上反响良好,迅速占领市场。这时期硕业乳业投入巨大精力用于碗装“今天老酸奶”产品开发,但其他三大家先入为主,再去争抢市场份额已处于落后位置。“今天”老酸奶市场销路不好,这成了压倒硕业乳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佳木斯政府帮助“今天”寻出路

  完达山副总经理马军喜说,乳业看似产品竞争,实际背后是拼销售投入,追求增长速度越快,投入就越大。比如一线城市,销售费用占到40%,产品想进入连锁店、超市的话,费用投入是现有店的翻倍。渠道不敢扩充只好在原有平台上做文章,促销、打折很惨烈。

  佳木斯市畜牧局副局长黄海军介绍,刘业硕哥俩从小作坊发展成为现有规模,对当地奶业做出贡献。在2010年以前,发展势头一直不错。由于资金链断裂,去年底硕业乳业停产,至今还拖欠奶农、工人的工资,刘业硕正在寻求合作伙伴。黄海军讲,他前几天还到位于汤原县境内的厂区考察,与当地部门探讨如何盘活企业。硕业乳业现有的厂房、设备都不错,总设计日加工能力130吨,其中酸奶20吨。有关部门正在帮助接洽,试图帮企业渡过难关。

  省奶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这两年国家对乳品行业整合加快,企业要研发出适合市场的产品,就要有相应的营销手段和渠道,这就要求企业有相应的实力,这方面中小型企业处于弱势。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乳企的利润空间逐渐走低,各中小型乳企的原始积累无法支撑其做大做强,国家对于乳企在安全检测及进入门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难的生存问题,应慎重衡量自身的资金和能力。

  资金问题困扰多数中小型企业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专家认为资金问题、奶源问题,归根还是中小型企业的竞争力问题,企业产品缺少竞争力,产品就销售不出去,资金就回笼不了,这是根本原因。

  “三聚氰胺”事件后,三鹿收购硕业乳业51%股份的计划破灭。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