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15日讯 备战中、高考的学生由于学习紧张、压力大,会不同程度出现乏力、困倦、肌肉酸痛、睡眠障碍、心慌、食欲下降、胃部不适、烦躁、焦虑、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症状。有的学生到医院作了相关检查,却没有确诊什么疾病,被认为疲劳所致。为了让考生愉快、精力充沛地备战中、高考,我们建议通过科学饮食尽量把机体调整到最佳状态,希望考生和家长在日常的饮食中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保证每天3-4餐
早餐营养不足会引起上午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甚至出现低血糖。所以早餐一定要吃好。早餐中要有主食,如各种粥、面包、包子等,还应该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类、蛋类、豆制品等,应该搭配点小菜,小菜既开胃又补充膳食纤维和维生素,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午餐和晚餐除了要有主食外,还要有肉类、蛋类、鱼类、豆制品当中的1-2种,各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晚餐最好在晚5-7点,这样符合人体的生理代谢。可在睡前1小时加餐,加餐食物可选择鲜奶或酸奶,少量主食,水果等。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时不要速度太快,不要暴饮暴食。吃的过多,尤其吃高脂肪和油煎炸食物,会引起胃肠负担重,出现胃部不适、饱胀感等。另外吃的过多会导致困倦、乏力、脑乏氧等“食迷”现象,影响学习状态。因此,投入一定时间,细嚼慢咽、心情放松地吃饭是值得的。如果中午在外就餐,除了要注意食物的搭配,还要注意食品卫生问题。
科学膳食搭配
我们把食物大体分五大类,第一类粮食和薯类;第二类蔬菜和水果;第三类肉、鱼、蛋类;第四类豆类和奶类;第五类油脂类和盐。每一类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在每餐的饮食中最好做到包含以上五类,就做到膳食平衡了。例如,每餐都应有主食+蔬菜+鸡蛋(或肉类、鱼类、豆制品);每周吃2-3次鱼、吃1-2次动物肝脏等;每天吃1-2次水果,奶或酸奶可以作为加餐。另外注意干稀要搭配,蔬菜多样化。尽量不吃或少吃油炸食物、方便面、甜饮料、小食品、烧烤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平时没有吃过的新、奇、特食物;少吃荔枝、橘子、榴莲、桂圆等偏热性水果;尽量不选择保健品;不吃不洁食物,以防止胃肠道疾病。建议一周食谱供循环使用。
选择使你快乐的食物
有些食物能够使人愉快和缓解压力。通常不同颜色的食物也会调节人心情,如绿色食物能稳定情绪,减轻紧张,包括菠菜、油菜、芹菜、卷心菜等。红色食物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振奋精神的作用,包括西红柿、草莓、樱桃、牛肉、猪肝等;黄色食物具有刺激神经和激发能量,刺激食欲,驱除沮丧作用,包括柑橘、南瓜、土豆、玉米、香蕉、蛋黄等。黑色食物令人自信,包括黑木耳、海带、黑芝麻、乌鸡等。白色食物能激发积极心态,主要食物有牛奶、豆浆、豆腐、谷类等。进餐时良好的心态会使胃肠蠕动好,有利于消化吸收,缓解紧张、焦虑和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