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生活资讯
搜 索
哈市校区房近4年首次“落价”“配额”是“退烧药”
2012-06-19 08:57:15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作者:马晓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9日讯 5月本是校区房的热销月,陈先生“急需用钱,希望能卖个好价”,握在手里6年的花园校区房要出手,他到各房屋中介机构考察,最终选择了大世界商厦里的一家。但让他意外的是,房屋中介的经纪人并没对他的校区房表现出特别热情,反而提醒他:“最近校区房不好卖,您得有个心理准备。”“不好卖?怎么可能!”陈先生认为中介在“压价”,他的房子去年5月曾有人出45万元购买,表现得还很急切,因此陈先生的心理价位为接近50万元。但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络绎不绝的咨询电话,陈先生50万元的出价一直无人问津。他无奈一再降价,一周前终于以37万元成交。仅仅一年,陈先生的这套校区房就“贬值”了8万元,相当于使用面积每平方米价格下降了大约2000元。

  并不是陈先生一个人有此“境遇”。记者从各房屋中介机构了解到,今年春节后,校区房价格开始纷纷“跳水”,5月达到谷底,我市继红、铁岭、花园等小学校区房使用面积每平方米都降了大约2000元左右。

  校区房近4年首次“落价”

  今年春节前,已经卖了五六年校区房的房屋经纪人徐姐仍然这样评价校区房市场:“别看价格贵,照样能成交,特别是小户型,有多少套卖多少套。”但接下来的几个月,校区房的成交价格却让她“看不懂”了。“这么多年来,校区房价一直最坚挺,不涨已经很罕见了,现在竟然开始降了!”

  “如果按照使用面积计算,春节前后,花园、继红、铁岭、师大附小等附近的校区房价格都远远超过了每平方米1万元,一些小户型甚至达到了使用面积每平方米2万元,这个价格从2010年之后基本居高不下。”两年前,校区房暴涨到高点。徐姐向记者透露:“最近三四个月,校区房价格开始松动,从使用面积每平方米1.5万元-2万元逐渐回落,到现在大部分降幅达使用面积每平方米2000元左右。而大户型的校区房更是降幅较大,与去年相比,一套房少卖10-13万元的大有人在。”“以前我们哪家中介得到校区房房源都很重视,不愁卖,成交快,最多一周。但现在校区房不那么紧俏了,一两个月能成交一套已经就算不错的了。”

  使用面积每平方米2000元的落差,落在购房者身上就是数万至十余万的差价。陈先生的校区房最终37万成交,买主是在企业做销售经理的黄先生。黄先生的女儿和侄女都是明年上小学,2011年4月,黄先生的哥哥花42万买了一套20多平方米的花园校区房。“我当时觉得贵得太离谱了,抢钱呢?”眼看着女儿明年就要上学,一直被搁置的购买校区房事宜不得不提上日程。“我上个月一问,发现价格降了不少。我买的这套房比我哥的那套大了大约10米,价格便宜了5万,相隔一年,没想到差距这么大。我哥和我比,亏大了。”

  谁动摇了最坚挺的校区房价?

  表面看,哈尔滨市对房屋限购的调控措施,似乎是导致校区房由热转凉、房价下跌的重要原因。今年哈尔滨市实施房屋限购,禁止哈尔滨户籍人士购买第三套房屋,外地人在哈尔滨购房须出示一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此外,购买第二套房的贷款利率不断上调,而购买校区房的哈市家庭多数都有一套以上房屋,这些限购措施挡住了一些人购买校区房的意愿。业内人士对此理由却并不“认账”:“国内多少城市都有限购令,甚至更为苛刻,但校区房价却一直最坚挺。显然,哈尔滨校区房的降价不仅仅是限购令起的作用。”

  “买校区房真正用来居住的,几乎没有。不是为了择校就是为了投资,因此,它在整个楼市里显得非常特殊。从深层次上讲,它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教育资源供求变化的晴雨表。”采访中,多年从事房地产研究的学者这样阐述。“2009年前,哈尔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就那么几所名校,大家都把孩子往里塞,结果形成名校过热、其他学校过冷的局面。这几年,配额政策的大幅调整,让每个学校都有考上重点的机会,且机会越来越多,从2009年的30%配额到2015年将达到70%的配额,去名校玩命争取那仅有的升重点机会反而不现实也不明智了。家长们看懂了这一点,自然不再拼命寻找校区房。”

  市民曲女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印证了上述观点。曲女士的家在香坊公滨小学学区,儿子目前4岁半,按照他们夫妻几年前的打算,今年说什么都要买一套名校的校区房解决孩子上学的问题。“我们俩商量过,要买就买铁岭校区或花园校区的房子,我们预计最便宜的也得40万。但近两年,身边不少孩子特别是邻居家的孩子,有好几个通过普通初中的配额考上了重点高中,同事也开始劝我,估计我儿子考高中的时候配额比例更大,在家门口好好学,比去名校累个半死强。”“我算了笔账,在家门口上学,除了节省40万的校区房钱,几年下来还至少节约了上万元的交通费,家长、孩子也不用起早贪黑。把节省的钱给孩子增加营养、补课,比花在择校上更靠谱。”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一些名校分校的不断开办,使得我市教育资源进入了重新布局的时代,这也明显分流了相当一部分传统校区房的购买人群。据了解,哈西客站地区各楼盘就都打出了名校分校的卖点;此外南岗区一些名校在松北区等地开办分校,道里某名校在群力的分校已经招生。

  据在群力刚刚置业的赵女士讲,她原本准备出资在南岗区购买校区二手房,但后来得知群力有名校的分校了,购买这个地段的新房,不仅在生活质量方面要比老校区的二手房优越,并且学校所设班额也比老校区小,这对孩子的教育更有利。


 

  “配额”是一剂“长效退烧药”

  校区房是教育资源分配和平衡教育机会的晴雨表,择校最为疯狂的几年也恰恰是校区房涨幅最大的几年。

  本着教育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我市的配额生政策出台。从起初的观望到如今的认可和响应,家长们的心态改变了许多。在一家房屋中介,负责人感慨:“这么多年,影响楼市的因素很多,但校区房价基本没受到影响。配额生政策刚出台的时候,我估计可能会对校区房产生一些影响,但不会太大。没想到这么快就显现了它的调控效果,这是活生生的‘蝴蝶效应’。”

  据了解,哈市自2009年起实施配额生政策,当年省重点高中招收统招生4065人,其中配额生有1310人;2010年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比例由30%增至35%,当年省重点高中招收统招生4156人,其中配额生有1522人;2011年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比例增至40%,省重点高中招收统招生4156人,其中配额生有1707人。今年省重点高中配额生比例增加到50%,预计2015年要达到70%以上,届时,配额的录取方式将会成为主导。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每个学校都拥有公平的机会获得一定数量的省重点高中统招生指标。简单来说,对于同一名学生,同样的分数,在一所普通初中能够升重点高中,而在另外一所优秀生源相对集中的初中就可能进入不了重点高中。现在,大部分小学毕业生家长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让孩子进入对口初中就读。”采访中,一位教育人士举例说,去年的中考录取中,有三个孩子的中考分数都是467.5分,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区、不同的学校:A同学来自于一所非顶级、相对较好的公立初中;B同学来自于比A同学所在学校稍好的公办校,但不在核心区;C同学则是来自某核心区的一所顶级的民办初中。他们都报考了一所省重点高中,该高中的统招录取分数线是471分。最后的结果是:A同学获得了配额生资格,进了这所省重点高中;B同学第一次配额没配上,第二次配额时进了省重点高中;C同学则只进了该省重点的校中校。

  “校区房基本都是为了择校而买,费用高、使用价值低。配额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都觉得没有必要再花这大头钱,跨半个城提前个把小时送孩子上学,遭罪!只要配额生政策继续下去,配额比例不断增加,校区房降温就不可能是短期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认为。

  从校区房回迁户口的“爱建现象”

  2011年开始招生的爱建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这所全新的学校坐落在中产阶层的聚集居住地爱建社区,“观望”是这个社区居民对这所学校最初的态度。

  据悉,2011年,该校首次招生小学一年级三个班、其他年级各1个班。中学6年级2个班,7年级1个班,平均班额只有20人。从教20年的爱建学校董春辉主任对这一年感触颇深:“说实话,我也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小的班额,也有些担心影响教学氛围。一开始,家长们的质疑更多。他们最常问的就是‘你们是不是招不上来学生?你们怎么保证教学质量?’但孩子们却格外欢喜,上千平方米的大操场可以尽情跑跳,宽敞的教室里没有拥挤的课桌,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的经常提问。”

  “做过老师的人都知道,想照顾到每个学生,与所有孩子都能用眼神、语言交流,按照一些名校的班额是不太可能的。但在我们学校,这些都不是问题。因为班额小,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教学质量很高。”董春辉说。此外,学校的室内体育馆和自然科学实验室等都完全对孩子们开放,这些都让孩子们流连忘返。一位家长说,“我原来还担心儿子不愿意上学怎么办,现在放学后他赖在学校不愿意回家。”

  据介绍,去年新学期开学约3个月后,该社区一些已经在外校就读的学生开始向爱建学校回流。校长曲伟说:“我们后来才了解到,这个社区里的绝大多数家庭都购买了一些知名度较高学校的校区房,基本都有过择校打算。我们学校成立后,一流的校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更适合孩子们学习和游戏,特色课程的设置、老师们分层次对孩子的辅导以及他们对孩子的理解和关怀,使孩子们都表现出自信、乐观。我们根本不用做广告,口耳相传,一些家庭又把孩子的户口从其他学校的校区房转回到爱建社区的家里,让孩子转回我们学校。”据了解,该校从建校至今已经接纳回流生近80人。

  李先生的儿子去年上小学一年级,“我们早在几年前,就买了南岗的校区房,孩子自然而然送到了所在的名校。但孩子没多久就厌学,班额太大了,课桌一直排到讲台边上,老师根本照顾不过来,下课去操场玩都跑不开。”“我去爱建学校考察了几次,那么大教室只有20多个孩子,想想我儿子觉得挺委屈孩子。我和媳妇想来想去,把孩子户口又落回来,转回了爱建学校。现在送孩子上学也就5分钟,孩子特别愿意上学,回来总给我们演示在学校做的实验。”

  记者采访中发现,在爱建社区像李先生这样家里放着校区房不用,或者把孩子户口又从校区房迁回来的,大有人在。据了解,保守估计,爱建学校今年的报名人数将是去年的2倍。有关教育专家认为,这反映了家长教育资源分配的理性思考。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