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7日讯 目前,工农街道办事处下辖五个社区都设有一个家庭医生团队,已有768户、1247人与家庭医生签订了服务协议,有了“私人医生”。年纪较大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只要打一个电话,“私人医生”就会上门服务,而且不额外收费。
打个电话医生上门服务
8月4日,记者与社区全科医生徐倩一起走进工农街道办辖区的谭雅琴老人家。徐倩为老人量了血压,又调了口服药。“我这眩晕病是老毛病了,犯了病不敢睁眼睛,睁开就吐。”谭雅琴说,以前犯病时都要折腾到大医院,因为她年纪大了,没人愿意上门给静点,怕担风险。这一折腾,老伴也要陪着,女儿也家里医院两头跑,累得筋疲力尽。
一个多月前,谭雅琴的眩晕症又犯了。她的女儿试探着来到楼下的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能不能上门看病,没想到的是,正在值班的徐倩大夫说了句:“当然可以”。在上门确诊后,徐大夫给开了三天的静点药,老人很快恢复了。
每个团队都有全科医生
在道里区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5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徐倩便是其中一个团队的团队长,每个团队便是一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在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里,有一名全科家庭医生作为团队长、一名中医家庭医生、一名口腔家庭医生、两名家庭护士。通过这种贴心的“私人医生”服务,谭雅琴和老伴主动和徐倩签了服务协议,今后徐倩便是老两口的“私人医生”了。
据了解,头疼脑热、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都能处置。
家庭医生团队徐倩医生到居民家随访。
年纪较大行动不便
可享家庭病床
记者在工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了“私人医生”的签约服务协议。“私人医生”可为居民提供10大类服务项目,居民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点单”,这些项目包括:免费建立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档案,制订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计划;为低保户、残疾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为60岁以上老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制订个性化保健方案;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六种慢性病患者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回访、电话跟踪服务等;对居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对年纪较大、行动不便居民建立家庭病床;为孕产妇提供产前产后免费健康服务;为儿童提供保健、计划免疫服务;与哈市第一医院、市红十字医院、市第十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等。
这些服务的开支来自公共卫生经费,目前为每人每年25元,财政按户籍人口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