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就业
搜 索
黑龙江构筑“人才高地” 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12-11-12 10:18:3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姜斌 张斯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我省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7月末,已有各级各类人才梯队1711个,涵盖农业、装备、能源等大部分学科和专业领域

  黑龙江日报11月12日讯 在我省高等教育、农业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众多领域活跃着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他们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较高学术地位,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为龙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他们有着共同的身份——省领军人才梯队成员。

  自1993年我省启动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建设以来,领军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已有各级各类人才梯队1711个,涵盖了农业、装备、能源、石化、医药等大部分学科和专业领域,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535工程”打造一流领军人才梯队

  如何才能成为领军人才?记者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领军人才梯队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是在各市地、中省直以及大专院校领军人才梯队的基础上进行选拔的,并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使梯队的整体科研能力迅速提升,后备人才得以快速成长。

  为推动领军人才建设快速发展,2011年,我省启动实施了“535工程”,依托我省已有的学科、专业带头人梯队,围绕我省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在农业、装备、能源、石化、医药等方面,选择10个梯队进行培养,打造5个国际一流的领军人才梯队。围绕高新技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经济、物联网等方面,选择60个梯队进行培养,打造30个国内一流的领军人才梯队。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需要,打造500个省内一流的领军人才梯队。

  “我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国有企业、军工企业较多,全省的专业技术人才并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能够解决尖端难题、引领创新的高层次领军人才。‘535工程’恰好补齐了这块短板。”

  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黎继军介绍道,领军人才梯队的作用在于要把代表全省各学科、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真正选出来,并重点支持那些学术水平高、技术能力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军人才梯队,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服务。

  产学研结合突显“领军”作用

  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所长刘丽君早在多年前就加入了省领军人才梯队,她所带领的大豆育种梯队已在大豆品种选育上获得多项重大突破。如今,全省种植的大豆品种90%以上都出自于这个团队,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8.3亿元。“农科院大豆育种梯队现有成员30余人,依照老中青搭配原则,采取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目前在基因克隆、转基因育种和分子标记育种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科研进展。”谈及加入领军人才梯队的优势,刘丽君对记者说,领军人才梯队集中了大豆育种领域的众多专家,能够促进专业的全面发展。梯队成员每个月都要进行科研成果交流,每年都要组织现场观摩会等活动,促进了专业的快速发展。

  省建工集团土木工程梯队、省化工研究院农药工程梯队、东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梯队……目前,我省已有省级人才梯队331个,厅局级人才梯队196个,市(地)级人才梯队854个,县级人才梯队330个。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2009年,全省省级人才梯队取得科研成果4202个,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35项,省部级一等奖294项;授权发明专利289项,实用新型专利294项。在研项目849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44项,省部级项目2878项。各梯队还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并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技术优势,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加大扶持力度构筑“人才高地”

  省科学院工业催化梯队带头人、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院长白雪峰对记者介绍说,近年来,省石化院已先后获得省级人才梯队基础设施资助35万元,扶持资金可作为引导资金,用于项目前期基础性工作,并进一步申报国家科技项目基金。目前,该梯队研制的适合直升机主桨叶制造用的新型固化剂,已在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得到应用,不仅满足了实际需求,还解决了进口封锁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对领军人才梯队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从最初的只是每月发放200元的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津贴,到带头人津贴增加至每人每月500元,对省级梯队给予10~30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助,每年新建20个省级梯队,对后备带头人给予5万元以下的后备人才资助,及时对梯队进行调整、合并和撤销,强化动态管理,进行三年一度的考核评估,每年组织2次省级以上专家考察休假,我省领军人才梯队建设不断完善。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今后,我省还将积极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加大对领军人才的扶持力度,着力解决领军人才匮乏问题,并采取试点的方式,由省财政对进入“535工程”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培养对象进行专项资助。对各层次培养对象实施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进行年度考核,优胜劣汰。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加快领军人才梯队的建设步伐,发挥领军人才梯队的模范带动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