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9日讯 (赵文良 记者侯巍)近日,记者走进宁安市渤海镇小朱家村委会农家书屋,书香沁人心脾。书屋里,几个村民正专注地阅读,轻轻地翻开《借阅登记本》看到,村民孙涛借阅了《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陈永波借阅了《家庭理财枕边书》、褚英波借阅了《农村应用文快速写作法》……
“这份借阅单很长,书屋自2009年10月建成至今,已有1100多人次借阅图书,70%的村民受益。现如今,“看书充电”这句城里流行语,已成了村里人的口头禅,读书成为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小朱家村“图书管理员”孙丽英介绍说。
刘传喜是小朱家村的水稻种植大户,对于农家书屋带来的好处,他溢于言表。“以前,由于信息闭塞,自己对水稻科学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知识了解掌握的不多,所以只能靠自己摸索,前些年我只种了20亩水稻,一遇到病害等问题时,就四处找人请教……但自从有了农家书屋后,我就省了许多事,遇到难题就到书屋查资料,而且开始研究种植有机水稻种植,增加了收入。去年,80亩水稻,利润达到15万余元,这些都归功于农家书屋的好处。”
像刘传喜一样,该村许多农民通过学习找到了致富奔小康的“金钥匙”,走上了科学种养、发家致富路。2011年,小朱家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15500元。
据小朱家村支部书记禇孝平介绍,目前,根据示范村建设规划,小朱家村农家书屋总投资8.5万元,建设面积达80平方米,配备农业实用技术、科普读物等各类图书、光盘12000册(套),并全部进行登记造册、分类上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每天为广大村民开放。
据了解,宁安市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全市240个行政村均已建成“农家书屋”,建成率达100%,每个书屋图书藏量超过2000册。为保证“农家书屋”长久的生命力,该市实行“农家书屋”专人负责制,制定完善的图书管理、借阅、登记等制度,有效利用和保护图书。随着“农家书屋”作用的日益凸显,该市还将加大农家书屋的建设力度,以不断满足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