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脸盆水桶齐上阵 自己动手做冰灯(组图)
2013-01-17 14:08:1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宫玉范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7日讯 自己动手做冰灯对哈尔滨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来说都不陌生。早年,水桶还叫“喂得罗”。用“喂得罗”冻好圆柱形的冰模子,然后在冰模子里凿洞放蜡烛,这就是原始的冰灯。近日,哈市南岗区龙江社区组织居民自己动手做冰灯,大家在欢声笑语中重温“喂得罗”时代的记忆。

冻冰前做装饰

开始冻冰
 

  11日,天气寒冷,一大早55岁的张玉琴就提着水桶来到社区,与她同来的还有46岁的李亚茹、51岁的赵如珠。李亚茹拿来了脸盆而赵如珠端着饭盆,她们都是来社区冻冰灯的。张玉琴告诉记者,小时候家里买不起冰棍,就用大碗放糖冻冰块吃,冰块可硬了,用牙一咬咯崩咯崩响。那时还用脸盆冻冰灯玩,冰冻实以后把盆放炉子上坐一下,四周融化后冰就扣出来了。然后再在冰上撒雪栽塑料花,一个很好看的冰灯就做成了。李亚茹家离江边很近,小时候她常去江边把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抱回家,然后在冰块上凿坑,粘上蜡烛,看烛光在冰块里跳舞。赵如珠说,我小时候邻居们都管水桶叫“喂得罗”(俄语水桶音译),那时候住平房,过年没啥玩的,家家都拿“喂得罗”冻冰灯,年三十或者正月十五晚间点上蜡、贴上剪纸,很有气氛。

冰灯做成了


晒晒成果
 

  大家一边回忆一边将手里的家什——桶、脸盆、饭盆、铁饭盒、塑料瓶里接满水,龙江社区书记王春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绢花、小灯笼、荧光棒、剪纸等分给大家,用以装饰各自的冰灯。各种器具接满水后,大家说笑着将它们分别放在社区门前的空地上并按各自的兴趣纷纷摆上装饰物,只等冰灯快点冻实。

  14日,王春燕与社区主任张晓梅早早地来到社区,她们把所有冻冰的家什都搬进屋放在暖气旁烤着。居民老张拿来扁铲和螺丝刀一边敲打桶身一边撬缝。10时许,小区居民陆续来了,13岁的安然和11岁的张琪瑄也抬着水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哥俩听说可以去社区做冰灯,一大早就特意冻了一桶冰。老张拿着扁铲帮他们把冰撬动,两人随后抬着桶高高兴兴地来到院中,安然把桶放倒,用力抬起桶底,只听哗啦一声,一块圆柱形的冰滑出水桶,冰块里夹着五颜六色的碎纸,很是漂亮。

冰灯做好了

一起把冰灯倒出来


  张玉琴的冰灯上贴着大鱼,李亚茹的冰灯上贴着福字,赵如珠的冰灯里插着绢花。张玉琴指挥安然和张琪瑄把冰灯摆放好,李亚茹帮着赵如珠使劲敲打着盆底。经过15分钟的忙碌,所有的冰灯都被扣出来了,张琪瑄抱抱这个捧捧那个,爱不释手。他对安然说:“一会儿回去,咱再冻一个!”安然冲他使劲点了点头。

  张玉琴说:“很多年都没自己做过冰灯了,一是住进楼房没地方冻了,二是现在的玩具太多,孩子们都不玩这些了。今天亲手做了一次冰灯,真是感觉又亲切又好玩。”


 小哥俩玩得兴高采烈

  王春燕说,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哈尔滨人骨子里有一种冰灯情结,虽然现在街头的冰灯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但社区居民还是念念不忘自己动手做冰灯,因为这是一次交流、一种怀旧、一份乐趣。这样的活动,社区以后还会继续搞。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