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绿色出行深入人心哈市已有规划策略 市民盼“慢行交通”
2013-01-19 06:34:3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王健泽 褚晓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9日讯 自《打造绿色交通“金点子”您来出》征集活动发起以来,“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征集活动中备受市民推崇。“步行+骑车+乘公交”的环保出行理念,已经走进市民的心里。不久前,哈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并提交的《哈尔滨市中心区慢行系统规划与策略研究》更让冰城市民看到了慢行交通正向我们走来。市民期待,这份规划蓝图能尽快从纸上落到地面上。

  基础设施制约

  慢行交通发展

  “其实每天都想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去上班,既环保又锻炼身体。”市民王先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其实,有王先生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然而,受人行道被挤占、自行车道缺乏等因素困扰,走路、骑单车这种“绿色出行”方式在冰城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近年来,人们逐渐从“两轮换四轮”、出门要“打的”的观念中转变过来,对出行距离和出行品质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看重绿色出行。然而,就在慢行交通以低碳、健康等诸多优点逐渐走进百姓心中时,由于受到气候、道路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哈市的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相对缓慢。

  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项调研报告显示,哈市大部分街路的步行有效空间还不到2米,而这一空间又常被违章摊床、违停车辆挤占。同时,行人过街缺乏无障碍通道、道路中央缺乏行人安全岛、右转弯车辆占用人行道等现象,大大降低了步行的舒适和安全性。此外,哈市的非机动车道也在逐渐萎缩,自行车通道不连续、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自行车被挤上人行道、同机动车争道抢行和“机非混行”等,不仅让道路更加拥堵,也给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一定威胁。

  哈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长,道路断面并没有满足不同季节出行者的使用要求。如冬季自行车出行率较低时,非机动车道可以变换为机动车停车泊位,但在自行车需求大的季节,就应优先满足慢行交通的需求,规划非机动车专用道。

  市民期待

  公共自行车重新上道

  去年7月,我省黑河市建立了省内首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一时间引起了冰城市民的关注。在本次“金点子”征集活动中,也有市民多次提出,可以借鉴黑河的做法,让自行车重回公共交通的舞台。

  网友“下回分解”表示,南方很多城市都建有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希望哈市也能够尽快建立这项服务。推广公共自行车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促使城市的交通更加顺畅。网友“烟花漫漫”认为,使用自行车出行低碳环保,不但可以为城市空气污染的减少贡献一份力量,还能够减轻机动车辆对道路的负荷。

  今年37岁的市民王贵峰表示,从小学开始就有自行车伴随他左右,上学、放学、到郊外游玩都骑车。“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老百姓却离自行车慢行生活越来越远了。”王贵峰说,近年来,他因为长期坐着工作,外出就开车,缺乏运动,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都“找上门来”。为了锻炼身体,他从去年开始坚持步行上班,但单位与家的距离较远,步行耽误时间。他希望哈市也能有黑河这样的公共自行车服务项目,让他能重新开始骑车,既能提速又锻炼了身体。市民陈林同样希望,能骑车去市场买菜。

  打造独立安全的

  慢行车道

  “要复兴自行车出行的交通方式,自行车道的独立安全是前提。”曾作为省建筑工程设计专家委员会成员的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李长敏认为,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要有隔离措施,而不是简单地在道路上用画线的方式来定位自行车道。李长敏表示,哈市旧有道路的改造及现有道路可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采取措施把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隔离开来,可先从一、二类街道开始,逐步运作。“如果自行车道完善了,道路上骑自行车的人会更多一些。尤其是短途出行时,市民也更喜欢选择骑自行车出门。”李长敏说。

  省环保厅总工程师、环保专家赵宴滨表示,推行低碳出行、安全环保的自行车在哈市已是大势所趋,黑河公共自行车项目值得在哈尔滨推广,但目前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哈市现有自行车道路设施有待完善,至少要保证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的共存;建公共自行车项目需要大量资金作为保证,应该讨论是否可通过政府、公益、财团等投资的方式为这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城市交通管理上,还要建立自行车的先行机制,相关部门在进行道路交通管理时,要保证自行车与机动车共行时,给予自行车先行的特权。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刘景星教授表示,公共自行车的发展,需要形成体系。山西长治市申请到世界银行的贷款,用于城市公交一体化项目建设。该项目的理念就是通过实现公交一体化,降低城市公交压力,改善城市交通。在公交一体化进程当中,自行车共享是十分重要的一环。由公交、自行车、步行组成环保节能的出行模式,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这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针对公共自行车的设立,刘教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哈市城市大人口多,公共自行车可先在特定区域内设立,如太阳岛、中央大街等游客密集的区域,设立公共自行车的区域要严格限制机动车驶入,游客和市民只可以选择步行或公共自行车。每隔一站地的距离就要设立一个公共自行车换乘点,方便游客和市民换车与租车。“公共自行车的设立对城市管理规划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盼规划

  从纸上落到地上

  去年7月,哈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哈市慢行交通规划——《哈尔滨市中心区慢行系统规划与策略研究》,并提交到相关部门。

  这份规划中建议,哈市中心城区可针对商业区、学校、居民区、公园等不同组团的慢行需求,进行中心区慢行区域分级规划,规划出城市活力区、城市风貌区、城市休闲区、城市生活区、城市生产区5种不同的慢行功能分区。考虑到哈尔滨冬长夏短的气候特点,建议在延长慢行交通设施使用时间的同时,结合地下人防工程布局,科学规划利用地下步行空间,形成地上与地下相结合,廊道与慢行网络相结合的综合慢行网络。在哈市7条跨江通道中,可将公路大桥现双向10车道改为双向8车道,将节省出的道路资源规划为自行车专用道路,并采取硬质栅栏隔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群力新区道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在规划建设城市快速道路网络的同时,不仅预留了快速公交车专用道,还设置了以绿化带与机动车道相隔离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做到了快慢有序、和谐环保。据了解,这份规划已经递交到哈市相关部门。

  迈入新年后,全国各地均出现了雾霾天气,哈市也是连日被灰蒙蒙的雾霾包围。这种污染状况的出现,除气象条件外,还和城市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工业生产废气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绿色植被的减少,都助长了雾霾天气的产生。“低碳出行、节能减排”显得尤为重要。

  低碳、环保的慢行交通系统早一天投用,未来哈市的天空就会早透明一些。李长敏说,从无想法到有规划,哈市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规划从纸上落到地面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想想而已”的层面。慢行系统建成了,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市民自然就多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减轻雾霾给市民带来的危害,还市民一个风清气朗的冰城。

责任编辑:张隽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