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公獒配种"出场费"10万元 职业养獒人:养獒更像在处朋友
2013-04-18 15:14:23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宋佳怡 王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8日讯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藏獒的世界有些遥远。这些身价动辄百万、千万元的犬中之王足以勾出人们的好奇,而那些终日与猛犬相伴的养獒人也同样披上了神秘面纱。

  日前,记者在哈市资深养獒人韩春的带领下,初步窥探了养獒圈内的秘密。

  数十只藏獒对记者狂吠,养獒人喊道:“是客人!”吠声全落

  上世纪90年代,退伍的韩春在呼兰区小朱家屯开起了驯犬学校。“拥有一只藏獒,是所有爱狗人的梦想。”2000年他终于如愿,开始了与藏獒的不解之缘。

  “藏獒真跟别的狗不一样,更聪明,脾气也更倔,不像以往驯狗能用美食诱惑、铁链调教,养藏獒更像在处朋友。”随着对藏獒的了解,韩春萌生了建立藏獒养殖基地的想法。2007年,他第一次进北京,用去多年养犬积攒下的90多万元购得6只品种优良的小獒,开始了职业养獒人生涯。

  3日,记者踏入韩春的獒园。在园里,每只藏獒住独立的獒舍,獒舍外是一个笼舍。当记者刚步入庭院后,园中的数十只藏獒见到生人,狂吠,扑打笼舍的声音混成一片。虽有心理准备,但记者仍然发怵。

  韩春对笼中大喊:“别叫了,是客人!”一连说了三四遍,藏獒吠声渐落,一些藏獒更是前腿伸直、身子向后拉伸,眼睛微眯——韩春说,这个动作的涵义是“服从”,是藏獒看见主人时独有的。而当韩春隔着笼舍轻拍藏獒的头时,前一刻还凶猛狂吠的猛犬转瞬间变得一脸憨相、十分享受。

  母獒深夜产崽,养獒人守在旁边,“一天一夜下不完,谁也别合眼。”

  韩春的獒园现有50多条成年獒和一些刚出生的小獒。养獒人的作息时间就跟随着藏獒的生物钟,天不亮就起来为藏獒准备早饭,再抓紧时间对笼舍打扫和消毒。

  “每年冬天是母獒产崽儿的季节,也是最熬人的时候。”韩春用“高度戒备”来形容冬季丝毫不过分,“母獒在产崽儿时特别容易受惊吓,一旦看见外人就会停止下崽儿,甚至弃子。因此,一般都是主人在旁接生,到时家里连门铃也会拆掉,同时更会闭门谢客……

  母獒产崽儿一般在深夜,通常半小时下一只,两三个小时下一只也是常事,一窝小獒平均有五六只。

  “有时候一天一夜都下不完,母獒生产没结束,谁也不能合眼。”韩春说,到了产崽儿的高峰,他经常好几天不睡觉。

  “养獒得动脑筋,遇到抢不上奶的体弱小獒,就得由我亲自哺育,等它强壮了再扔回母亲身边。”韩春说,养獒人整天也被“圈”在獒舍的高墙大院里,一年除了配种期外难得外出,被藏獒黏得死死的。


  藏獒配种价格论“脚”,“品相好、血系纯的公獒,求亲者络绎不绝。”

  藏獒配种,是养獒人除了买卖藏獒之外,另一项主要经济来源。“好公獒就在家待着,想要配种的圈内人带着母獒到处跑,寻找品相出色的纯种公獒,并许以重金上门求亲。”

  韩春告诉记者,在獒圈,藏獒配种的价格论“脚”,一“脚”的价格有几千元的,也有一两万元的,而品相好、血系好、在全国叫得响的公獒配一次种,“出场费”最少10万元以上,且求亲者络绎不绝。当然,养母獒的主人也同样不吃亏,一旦受孕成功,生下一窝的小獒中,只要有一只品相能随它“爹”,就注定了身价非同凡响,所有成本一只就能全收回来。

  同时,在藏獒圈中全国的獒园都以配种公獒作招牌,养獒人更以配种价格高低,来评定自己在圈内的地位。对于韩春最自豪的事,就是养出了敢进北京“走穴”的公獒。韩春告诉记者,养獒业在中国发展了十几年,“好藏獒出自高原牧区”的传统观念,在养獒人一代代选种、配种间发生了转变,如今优良藏獒慢慢都流向了北京,进京配种不再是单纯为营利,而是一种身份的证明。

  “我几年前有一只藏獒叫‘小驴子’,他就能进京配种,一次配种的价格是10万元。”韩春坦言,当年他能在全国的养獒圈站住脚,“小驴子”功不可没,他甚至请来工匠为其用银子打造了一幅银画,悬于家中正堂。遗憾的是,“小驴子”在2010年进京“走穴”时不慎染病暴毙,他在北京郊外购买了墓地用以安葬藏獒,回家后将“小驴子”的一切痕迹抹去。

  此后,韩春开始选取新的招牌公獒。“对于顶级血系,别人出再多的钱,我都不会卖的。”韩春说,当一个“制造者”,也是养獒人的乐趣。

  每年獒园产小獒近百,更多的买獒人是各地矿主或生意人

  据韩春讲,他的獒园一年能产出约50到100只小獒,依照品相小獒的价格从1万—20万元不等,一般落地不超过50天就会被人上门买走……

  而记者询问喂养一只藏獒的成本时,韩春带着记者进入了藏獒的“粮库”:各种大袋的狗粮像小山一样堆在院墙边,韩春还告诉记者他的獒园在这个冬天消耗了约20吨肉。“獒通常是狗粮和肉食混着吃,牛肉和鸡肉都吃,用肉量一般是每只一天2斤,进入生产期和配种期,还要适当调配、增加营养……”

  韩春说,哈市本地买藏獒的人很少,几乎不能计入销路,而他每年的小藏獒多是卖往了外省。韩春告诉记者,买獒人基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养獒人为自己改良品种,哪里出了一窝“好獒”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蜂拥而至,一方面看看藏獒,一方面认识更多的獒友。

  更多的买獒人是各地矿主或有一定产业的生意人,看家护院虽是购买的主要初衷,而有时出自一脉的藏獒还更能拉近生意场里的关系。韩春说,进入1月的生产期后,来到他家门口的奔驰和路虎都要排队。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