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5日讯 大庆市民刘先生告诉大庆网记者,两天前,他的微信朋友圈里突然出现了一条让人不安的信息,其内容如下:“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主任真心呼吁:有小宝贝的朋友,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商品名‘瑞芝清’,工作以来已经遇见5例病人发生瑞氏综合症,4个抢救无效死亡,昨夜又一个小天使离开,希望告诉有宝宝的朋友们,再不要到药店或者私人诊所随意用药,看到的都转发吧! ”
两天来这条信息被疯传,弄得有孩子的家长人心惶惶。
作为孩子的家长,刘先生很担忧,按照这条信息所说,已经有服用尼美舒利颗粒后儿童死亡的先例,那为什么不将其查禁?
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刘先生也转发了这条信息。
9月4日上午,记者专程到大庆市中医院调查,发现市中医院的儿科和急诊中心都没有“王晓燕主任”,而且急诊中心近期也没有收治“瑞氏综合症”儿童,更别提抢救无效死亡了。
记者查阅网络资料,发现这条信息在多个城市出现过,基本内容相似,有时“市中医院儿科王晓燕主任”会变成“ICU医生”或是“儿童医院医生”。
那么信息中所说的尼美舒利颗粒究竟是什么药?真的有如此耸人听闻的副作用吗?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报告,称尼美舒利在用于儿童镇痛发热的治疗上曾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2011年5月20日就下发通知,修改尼美舒利说明书,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事实上这种药不是退烧药,而是非甾体抗炎药,适应症限于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术后疼痛、原发性神经痛等,儿童若长期将该药品作为退烧药,对肝功能有影响,理论上有致死的可能。
很多家长就是冲着尼美舒利退热比较快才买的,市中医院儿科医生告诉记者:“我们不会使用尼美舒利,一般推荐家长使用布洛芬、美林、泰诺林等,虽然退烧效果比尼美舒利慢,但副作用小且更安全。”医生提醒,当孩子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不要随便用药或随意到药店买药服用,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