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日讯 国庆是一个举国同庆的节日,但是请不要忘记,10月2日是九九重阳节。今年恰好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出台后的第二个法定“老年节”,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尊老爱幼渐成风尚。今年的重阳节,恰逢十一长假,为人们的尊老爱幼提供不可多得的良机。古有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今有游山玩水,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乐趣。
古有父母在,不远游之说,今有带着父母去旅游之时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工作和发展空间,再加之家庭生活之必须,绝大多数年轻人都会走出去工作或创业。因而想要子女在家陪父母已不现实。但是,无论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咱的吗。歌曲“母亲”道出了天下无数子女的心声,同时也感动着天下所有父母。虽然,由于工作需要,我们不可能每天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但是,我们的心都在时时牵挂着父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一曲常回家看看同样唱到国人的心里。
重阳节,我们不能狭隘的理解为老人节。有人说,只要心中有孝道,天天都是重阳节。这充分说明尊老敬老不能靠节日,而需要持之以恒。再说中国的父母对子女可以倾尽所有甚至生命,而要求子女的回报却是太少太少: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个关怀都能让父母感动、激动半天。因此说,不论我们的时间多紧、工作多忙,经常打个电话问候一声,报个平安总能做到吧。如果能经常挤出时间带着妻儿回家看看双方父母,即使你两手空空也会让父母喜不自禁。恨不能把要说的话说完,把好吃的都端在你们的面前。
再者是我并不说要所有子女都能利用十一长假带着父母外出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毕竟他们已经年迈,今后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这还要看老人的身体是否允许。再说尽孝也并非只有旅游一种方式。陪着父母就近走亲访友、到医院去做一次健康体检,为老人买上两件新衣或者理疗仪等,甚至仅是多陪老人拉拉家常都会让老人合不拢嘴。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我们都能想到做到,没必要你多此一举。我之所以说这么多是基于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一些子女忤逆不孝,不愿赡养父母,甚至打骂父母,这其中有些人还是国家公务员和大款。
不可否认,生活中亦有一些老人为老不尊,做出一些与年龄和身份不相符的事,如公交车争座,甚至骂人打人等,引起社会热议和抨击,但那毕竟是极少数。俗话说,老如顽童,我们不必斤斤计较。当然,笔者也要提醒所有老人,若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自己要自重。尊老应该,但爱幼也不可缺少。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今天重提尊老敬老,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更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体现,也是和谐家庭不可缺少的内容。唯有如此,我们的重阳节才会过的真正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