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一岁宝宝爬趟山脑皮钻进草爬子 头顶鼓血包哭闹不止
2015-06-04 10:35:36 来源:新晚报  作者:杨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晚报6月4日讯 春暖花开,又到了草爬子在丛林间穿梭的旺季,户外运动当心草爬子出没。昨天,记者从省森工总医院了解到,近两个月来,已有200多人被草爬子咬伤来医治,其中哈市患者占七八成,被咬伤患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多。

  记者在省森工总医院神经内科诊室看到,一岁多的壮壮哭闹不止,头顶鼓了一个血包,草爬子的头还留在里面,医生小心翼翼地清理创面。壮壮妈妈说,上午抱着孩子去香炉山玩,上山没多久,壮壮就开始哭闹着说疼,家人检查一圈才发现,孩子脑皮里竟然钻进个大虫子,本想给拽出来,没想到虫子的头却留在了里面,急忙抱着孩子赶到医院。

  省森工总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吕首旭介绍说,今年,哈市天气转暖较早,从四月中旬便接诊到被草爬子咬伤的患者,五六月份是草爬子伤人的高发期。近两个月,医院门诊收治的草爬子咬伤患者已有200多人,比去年增加三成多。以往被草爬子咬伤的大多是林区工作者和上山采摘的农民,而今年到近郊户外踏青运动而意外被咬伤的市民明显增多,目前已收治了百余例,每到节假日、周末过后都会接诊到被草爬子咬伤的患者。

  吕首旭说,被草爬子咬伤容易感染上森林脑炎和莱姆病,但不是所有草爬子身上都携带脑炎病毒和引发莱姆病的螺旋体病毒。截至目前,只收治了两名感染森林脑炎和莱姆病的患者,而这两名患者都是上山采摘的农民。

  医生提醒

  如何防范草爬子

  草爬子学名叫“蜱虫”,分布在草木茂盛的地方。市民到山上、林间等草木茂盛的地方,一定要扎紧领口、袖口,戴上帽子,尽量减少皮肤裸露在外。出游回来后要及时检查身体四肢、关节处等,如感觉皮下疼痛并有米粒大黑点要及时就医。此外,去年医院还接诊了多名在市区草丛茂盛的地方被草爬子咬伤的患者。建议经常到野外登山运动的市民,到疾控中心注射森林脑炎疫苗,避免意外发生。

  被咬伤后如何处理

  被草爬子叮咬后不可用手强拔,可用烟头烫草爬子露在皮肤外的部分,让其遇热后退出皮肤。还可用酒精熏草爬子,让其从皮肤中退出来。即使草爬子不带病毒,不及时将其清出也会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皮肤红肿、感染等。因此,被草爬子咬伤,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消毒和防止感染的治疗。

  森林脑炎:被草爬子叮咬后,病毒潜伏期一般为10至15天,最长1个月。起病时会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神志不清。常见并发症有支气管肺炎,多见于昏迷或延髓麻痹,此外有心肌炎、精神失常、肌肉瘫痪等症状。治愈后易引起四肢肌肉瘫痪后遗症。

  莱姆病:初期常见皮肤损害,即慢性游走性红斑,同时伴有头痛、发热、寒战、局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早诊治可痊愈。

责任编辑: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