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中国地震工程力所所长孙柏涛: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2017-06-02 15:10:39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6月2日讯(记者 侯巍) 他是一位被地震灾区群众誉为“炼有火眼金睛的定海神针”的科学家;哪里有地震应急和救援现场,哪里就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中国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2016年孙柏涛带领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灾害模拟与评估”科技团队,成功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科技创新团队。5月30日,在全国首个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时,记者对孙柏涛进行了采访。

孙柏涛介绍地震模型。

  位于学府路上的中国地震工程力学研究所,是一处保护建筑。首位所长刘恢先是中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之为世界地震工程之父,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如今,黑龙江省的前六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四位是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院士。

  在中国地震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里,孙柏涛向记者介绍了当前最先进的振动设备,国内很多大楼在施工前都会带着模型来到这里检测后才能动工。目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设有完整的研究专业方向和齐全的实验设备,与国外数十个研究机构有合作与交流关系,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被国内外誉为"中国培养地震工程人才的摇篮"。

孙柏涛在地震现场。资料图

  哪里有地震应急和救援现场,哪有就有他的身影。2003年,孙柏涛作为我国唯一结构工程专家参加我国国际救援队赴阿尔及利亚开展地震救援工作,这也是中国首次参加的国际救援行动;同年,他又参加了伊朗巴姆地震救援;2006年印度尼西亚日惹发生地震,他受联合国派遣赴印尼代表联合国开展各国国际救援队现场救援的协调工作;他还多次带队赴新加坡、日本、瑞士等国家进行国际救援技术培训和演练。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现场经验,活跃在国内和国外的地震灾害现场,主持了汶川8.0级地震、芦山7.0级地震、尼泊尔8.1级地震等十余次国内外重大地震现场应急工作和科学考察工作,二十余年参与地震现场救援工作累计挽救了十余条生命。

  作为黑龙江省本土成长起来的专家,博士生导师,二级研究员,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兼职教授,孙柏涛一直工作在科研一线。从参加工作至今已有28个年头,一直在工程力学和防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孙柏涛,主要研究方向是工程力学、地震工程、震害防御、灾害损失评估及灾害紧急救援,地震现场建筑物安全鉴定,震害预测,特种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主持并完成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1部;获得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著作3部;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其中,中国第一部抗震设计规范(草稿),就是该所组织编写的。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多年来,孙柏涛主持、参与研发了区域震害评估系统、地震现场安全性鉴定专家系统、地震灾害场景模拟系统等多个软件系统,为国内外地震工程领域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博士生导师,孙柏涛为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倾注大量心血。在公务繁忙的情况下,利用个人休息时间与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十数年如一日。“地震现场会有很多的灵感,是实践最好的课堂。”孙柏涛说。多年来,他精心培养学生和建设团队,培养研究生65人,领导的团队被评为“第三届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并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科技创新团队”。

责任编辑:张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