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岩画遗址资源应珍惜利用 设立岩画保护区以免遭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
2017-06-26 10:34:5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景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图为庄鸿雁考察岩画遗址。资料片

  黑龙江日报6月26日讯 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庄鸿雁2012年起开始有关大兴安岭岩画的踏查和研究,先后主持了省社科规划项目《大兴安岭岩画的发现及其保护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兴安岭岩画与环太平洋岩带研究》,她建议,设立大兴安岭岩画保护区,以改善因环境变化加速的自然侵蚀,免遭人为破坏。

  龙形纹是龙图腾的结点形态

  近年来发现的远古时期的大兴安岭岩画中的有关龙形纹的岩画,是龙图腾最初形成过程中的某个结点形态,与中原龙图腾的起源密切相关。这是庄鸿雁经过多年在大兴安岭山区实地踏查和研究提出的观点,这个观点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因为这意味着黑龙江流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

  庄鸿雁说,近年来考古领域已发现众多不同形态的龙的初形,全国有影响的这类龙型遗迹就有几十处。大兴安岭最有名的龙形纹是“S形鹿角龙”,发现于加格达奇白灰窑岩画遗址。该岩画身形为S形,身躯无爪,头部被极具美感的鹿角代替。

  大兴安岭龙形纹岩画发现前,大兴安岭南端的红山文化曾出土大量的玉龙。在内蒙古敖汉旗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还出土了一件距今7200—6800年的陶尊,陶尊上同时刻有鹿龙、猪龙和凤鸟三种图案。赵宝沟陶尊上同时出现了代表狩猎文化的“蛇身鹿”和代表农耕文化的“蛇身猪”,而鸟形首则代表太阳崇拜。可以推测,陶尊上的图案,正是大兴安岭岩画蛇身鹿角龙与代表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碰撞与融合的结果。

  迄今为止,黑龙江流域发现的“龙”,有大兴安岭山脉南端红山文化区域内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C形玉龙,及红山文化区域发现的大量玉猪龙;有松花江流域左家山石猪龙;有黑龙江入海口处出土的蛇龙纹陶器;直到大兴安岭的龙形岩画。

  大兴安岭岩画勾连环太平洋岩画圈

  庄鸿雁说,如果将中国北方岩画带、俄罗斯远东岩画带与环太平洋岩画圈作为整体考察,可以在另一个层面,佐证东北亚远古人类向美洲大陆迁徙的过程。为研究东北早期族群、民族的形成及文化的变迁,提供了新的鲜活的材料。

  庄鸿雁说,史前亚洲先民穿越白令海峡陆桥进入北美并沿着北美西海岸一路向南迁徙,这是史学界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她研究了环太平洋地区的有关龙形纹的形态及演变,认为,从大兴安岭“S”形蛇身鹿角龙岩画、赵宝沟文化的中华第一龙和蛇身鹿形首、蛇身猪形首陶尊,到俄罗斯境内黑龙江入海口的蛇形浮雕陶器,再到北美洲大布列颠哥伦比亚、密西西比河和墨西哥下加里福尼亚的长着鹿角的巨莽和头上长角、背部的锯齿和鸟爪的水怪,都是以蛇身为核心,融合了鹿角、背部锯齿、鸟爪等其他动物的精华形成的。正是这一些特征,融合成了类似最终的中国龙的图腾。换言之,从大兴安岭南端的赵宝沟文化到大兴安岭及黑龙江流域再到北美和中美,这恰与史前亚洲先民穿越白令海峡陆桥进入北美并沿着北美西海岸一路向南迁徙的路线相吻合,绝非偶然。

  珍惜利用岩画遗址资源

  庄鸿雁说,从她最初接触大兴安岭岩画研究至今,岩画遗址已由考古专家在深山老林发现研究的对象,变成了今天许多背包客爱好者争相探幽寻奇的对象。一些岩画遗址已开发和正在开发为景点。这是好事,也令人担扰。

  她说,大兴安岭岩画虽已裸露于自然之中数千年乃至万年,发现之时仍大多能保持色彩鲜艳,就是因为这些岩画多处于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之中,没有遭到环境恶化的影响和人为的破坏,使现代人有幸能一睹千万年前先民文化的风采。

  由于目前发现的大兴安岭岩画点较为分散,岩画点的管辖区又分布在不同的林业局或林场,这给岩画旅游的整体规划带来困难。庄鸿雁建议岩画旅游要在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的基础上,顶层设计,整体规划,重点开发,可借鉴意大利梵尔卡莫尼卡岩画公园和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以及宁夏贺兰山贺兰口岩画主题公园和世界岩画博物馆的模式,这样既有利于岩画的保护,又可杜绝资源的浪费。设立岩画保护区,以此改善因环境变化加速的自然侵蚀和免遭人为破坏。同时采取科学手段和措施对岩画进行保护,防止类似法国拉斯科岩画洞穴保护出现的失误。

责任编辑: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