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旅游
搜 索
“探秘嫩江源”系列报道之八:寻找那些不能忘记的风景
2017-08-20 14:5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许诺 王忠岩 陈显春 霍枭涵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8月20日讯(记者许诺 王忠岩 陈显春 霍枭涵)在嫩江源头,邂逅大美松岭。来到大兴安岭腹地松岭区,绿色的南瓮河万亩水面,烟波浩渺,景色宜人;拥有红色精神的抗联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立在广场中央;昔日贮木场忙碌的胜景虽已不在,但曾经千百个日日夜夜,两轮寒暑交替,尘埃化为山上的黄叶,融入了茫茫林海;蓝色的彩旗飘扬在大鲜卑祖源风情园,红绿黄蓝,多姿多彩的松岭和曾经在松岭生活过的人们一道留下了一片诗情,更有那些令人久久怀念的美好。

  松岭之晨。 刘万明 摄

  壮志林场位于松岭区境西北端,沿着加漠公路驱车而上,沿石路绕山38公里,就来到了劲松镇壮志林场。老一代林场人用青春和汗水,将群山培育成绿水青山。

  在壮志林场街头转角处的一家杂货店,今年已78岁的老伐木工人王树岭在门口热情迎接记者到来。他不到20岁就来到了大兴安岭,是壮志林场大会战的第一批建设队伍的一员。

  “那时国家需要木材量大,晚上点起篝火干,尤其是月亮最足的那几天,几乎是连轴转。”这位曾任汽车队副队长的老林业工人,回忆起当年“会战”情形时仍难掩兴奋,“采伐主要在冬季作业,伐木工人十分辛苦,工作到半夜是常事,出汗多,天气又冷,棉裤冻透了脱下后都能立住。”

  王树岭说,大兴安岭最苦的就是开始这几年。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住宿就住帐篷,渴了就吃口雪。但王树岭说,大家并不觉得累,也不说苦。回想起当年的伐木场景,王树岭从床上蹒跚而起,蹲在地下做起伐木动作,详细讲起了整个木材的运输过程。

  慢慢的,王树岭等老一代林业工人意识到,高强度的采伐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停止天然林的商业性采伐已势在必行。王树岭放下斧锯憧憬新生活,和家人一起开了杂货店,“不仅年年涨工资,生意也还算不错,比老林子里(砍树)轻松多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