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55年前东北林业大学47位毕业生冒雪垦荒植树 如今成浩瀚林海
2017-08-24 09:47:48 来源:生活报  作者:朱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8月24日讯 连日来,随着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集中且高规格的报道,一个陌生的名字——“塞罕坝”,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距离首都北京400多公里,这里有112万亩林海,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也是每年为国家提供超过120亿元生态服务价值的森林生态系统。据悉,当年人工林的创建队伍中,有47人是来自东北林业大学(当时为东北林学院)林学专业的毕业生。23日,记者采访了这片人工林的创建者之一——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李桂生。

  房无一间井无一口一切从零开始

  当年的塞罕坝沙化严重,最低气温达-43.3℃,年均积雪长达7个月。“建场初期,这里房无一间、井无一口,一切生存和居住条件都要我们自己建设。”作为塞罕坝的第一批建设者,东林教授李桂生回忆起55年前初到塞罕坝时的情景:“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土地贫瘠,所有的条件几乎都是零。”那时候,塞罕坝的第一批建设者们是吃着黑莜面、喝着冰雪水、住着马架子、顶风冒雪垦荒植树。

  由于塞罕坝地质环境恶劣,种下的幼苗大量死亡。“想要在这里成功植树造林,须要闯过两大难关。一是种子在坝上能长成苗,二是把苗用植树机种成林。”李桂生说:“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华北落叶松能在这里存活,于是,就从山西省静乐县调来了2000斤华北落叶松种子,但就像人换了居住地会水土不服一样,种子从山西到这儿也有个适应问题。”如何把种子育成苗?李桂生和他的同学们反复做了很多实验,“土壤里有没有石头,这块地怎么种,种什么都要我们搞总体设计。”李桂生回忆:“我们林大来的47名同学是支援塞罕坝建设的人员里,唯一的林学专业的大学生,所以这些问题就要我们47个人去解决。”

  一望无际的荒原变成茫茫林海

  改进造林机械和植苗锹、改变传统的遮阴育苗法、自主研发容器苗造林基质配方、在高原地区首次成功实现全光育苗……1962年、1963年两次造林失败后,1964年春天开展“马蹄坑造林大会战”,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从此,塞罕坝的造林事业开足马力,最多时一年造林8万亩。

  几十年过去了,塞罕坝终于换来了“人逼沙退、绿荫蓝天”的奇迹。2002年,塞罕坝机械林场场庆40周年的时候,当年被调离塞罕坝的李桂生和同学们又回到了这里,“满山都是大森林,路修好了,风沙少了,气候也改变了。和40年前比,简直是改天换地大变样。”李桂生看着眼前的万亩林海,激动地热泪盈眶。

  如今,跟他一起建设塞罕坝的第一批建设者们早已到耄耋之年,绝大多数人已长眠地下,李桂生说:“很难想象以前一望无际的荒原,如今变成了茫茫林海,成了一个能为京津冀挡风源、阻沙源、保水源的绿色宝库。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切,我很欣慰。”

  链接

  55年前,塞罕坝是“飞鸟无栖树,黄沙满天飞”,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5种极端环境于一体的不毛之地。西伯利亚寒风长驱直入,推动内蒙古浑善达克等沙地沙漠南侵,风沙紧逼北京城。有人形象地打比方:“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等于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面对严峻形势,1962年,林业部派出调查组实地调查,专家认为塞罕坝可造林。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369名建设者,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队伍,开始了对这片不毛之地的生态修复之路。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