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8日讯(记者 许诺 编辑 马悦)唱响龙江故事,凝聚时代力量。近日,由省委宣传部重点策划出品,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协同创作演出的大型音乐剧《嘎丽娅》,入选中宣部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这是我国国家级文化艺术类的最高奖项。

音乐剧《嘎丽娅》剧照。
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正确把握文艺创作的方向导向,组织主创团队创作演出《嘎丽娅》。倒在黎明前的“和平天使”的故事鲜活地留存在人们记忆中,《嘎丽娅》首次以音乐剧这种极富感染力的舞台表现形式,展现了“和平天使”嘎丽娅短暂一生中最为闪光的时刻。她勇敢坚定的家国大爱与温柔浪漫的少女情怀,通过多维度、多场景的表现与刻画交相辉映,将嘎丽娅舍生取义的英雄形象塑造得立体丰满、真实可信,令人耳目一新、感动至深。该剧取材于抗日战争末期发生在我省绥芬河市的真实故事:1945年8月,日本政府已经宣布战败投降,但困守在天长山要塞的一股日军却挟持羁押中俄群众及日军眷属负隅顽抗,精通中日俄三国语言的中俄混血少女嘎丽娅为解救贫民人质,协助苏联红军深入虎穴与日军谈判,最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该剧被中宣部确定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文艺作品。

音乐剧《嘎丽娅》剧照。
为保证创作质量,省委宣传部有关人员先后14次赴京到空政文工团与主创人员一道研究创作,反复修改完善剧目,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造艺术精品。《嘎丽娅》的主创团队和演职人员坚持对黑龙江地域故事的深刻挖掘和戏剧创新,经持续加工、打磨和提升,将该剧打造成为近年戏剧舞台上的一个亮点。全剧情节扣人心弦、表演细腻精湛,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近20余首原创音乐作品打动人心。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委专家认为:“《嘎丽娅》是国内首部以音乐剧这一兼具艺术性和时尚性的艺术形式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英雄、弘扬中国精神的舞台艺术作品,其清新纯真的人物形象、生动唯美的艺术风格,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灵,成为主旋律文艺作品与人民共呼吸、与时代同进步的成功范例,真正达到了用艺术审美的表达,引导教育观众的目的,选择音乐剧这种兼具艺术性和时尚性的新兴剧种,其清新、唯美、温暖、流畅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喜爱,是一部生动讲述中国故事、成功塑造中国英雄、突出弘扬中国精神的舞台艺术精品力作。

音乐剧《嘎丽娅》剧照。
特别是在音乐创作上,体现中国传统特点的同时,大量融入了俄罗斯、日本等带有异域文化特色的音乐元素和舞蹈语汇,准确根据内容的发展和不同人物形象的需求使用恰当的音乐语言表达主题,该剧是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于2013年开始创意策划的重点文艺精品项目,自2015年首演以来,先后在北京、哈尔滨、大庆等地上演近百场次,旨在弘扬好“和平天使”嘎丽娅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事迹,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英雄、弘扬中国精神”的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加深中俄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投入专项资金用于该剧的创作排演和演出,邀请造诣精深、作风优良、富于盛名、拥有一批优秀黑龙江籍艺术家的解放军空政文工团承担创作演出任务,同时对该剧的创排、演出、宣传等予以全程统筹协调把关,确保该剧的思想艺术质量。

音乐剧《嘎丽娅》剧照。
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是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是推动文艺队伍建设的人才培养工程,是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文化品牌。自2008年以来,黑龙江省已有22部电影、电视剧、戏剧、歌曲、广播剧等作品获得这项殊荣。尤其是在文艺创作的规划、组织、扶持、包装和推广等环节上形成了精品生产平台,为“五个一工程”建设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电视剧《东北抗日联军》《焦裕禄》《闯关东前传》《九九》《林海雪原》《决战江桥》电影《萧红》《战火中芭蕾》《张丽莉老师的故事》,龙江剧《鲜儿》、话剧《风刮卜奎》,广播剧《中国有个北大仓》《大庆人在非洲》,歌曲《春暖花开》《爱中华》等一大批具有国家级水准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成为龙江文化的醒目标志。据黑龙江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黄锦秋介绍,此次“五个一工程”评选活动征集作品时限横跨2014至2017年间,80多家中直和各省的单位申报作品共700余部,入选作品仅有67部,戏剧类入选作品由往年40余部减至10部,《嘎丽娅》作为唯一一部音乐剧能够成功突围,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