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稀罕事儿
搜 索
冰城有群汉服爱好者 都市里“秀”出霓裳古韵
2017-10-29 11:55:00 来源:生活报  作者:薛宏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生活报10月29日讯 最近,辽宁工业大学一位大四女生走红网络,因身着一袭飘逸的汉服去上课,被称作“汉服女神”。女孩自称,不仅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还时常把汉服当做“生活服装”穿着。据说,全国各地有很多这样的汉服爱好者,北京、上海、杭州、重庆等地更是纷纷上演他们身着霓裳,古风古韵地“复制”传统文化习俗和礼仪的身影。

  在哈尔滨,记者也找到了一群汉服爱好者。他们穿汉服,弹古琴,办雅集,搞成人礼和祭孔活动……以各种形式一展汉服之美。

  冰城穿汉服“第一人”是位老师

  十多年前花千元买下“曲裾深衣”游北京

  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这是唐朝李贺在《秦宫诗》里描写古代男子服饰的诗句。如今,我们无法“穿越”历史,一睹那男子的衣帽之华,但在都市里寻找汉服的古风古韵,并不难。

  刘斌(中)穿汉服上课

  走在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如果有幸,你会看到一个穿着汉服去上课的男子,他叫刘斌,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的老师。平常,春、夏、秋三季,只要天气好,授课的内容又涉及到服饰话题,刘斌都会穿汉服去上课。

  在“汉服圈”里,爱好者们都知道,刘斌是黑龙江第一个正式穿汉服的人。2004年,他刚刚参加工作两年,曾花费一千多元,在网上买了一件“曲裾深衣”,和全国20多位汉服爱好者一起前往北京,穿汉服游园,一展汉服之美。

  刘斌告诉记者,“曲裾深衣”只是汉服里的一种,在秦汉时期较为流行。其特点是“续衽钩边”。这种汉服将衣襟加长,形成三角形状,然后从后背绕至前襟,并在腰部缚以大带。据说,其出现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罩裤有关。后来,随着内衣、服饰的改进,又出现了直裾深衣、袍衫等,多为男子穿着。而女子则有了高腰襦裙、襦裙、袄裙和褙子等汉服款式。

  “像袍衫、襦裙、袄裙、褙子,都是现代汉服爱好者喜欢的款式。”刘斌介绍说。

  对于这些服装,有些人把它称为“古装”,可是刘斌一再强调,汉服不是汉朝的服装,而是汉族传统服饰的简称。如今的“汉服热”也不是复古,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因为,汉服背后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说,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而汉服的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古人注重仁、义、礼、智、信,这些道德内涵在服饰上也有体现,汉服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还有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刘斌认为,正是这些传统文化内涵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汉服,甚至把汉服当做“生活服装”来穿。

  投壶

  冰城汉服爱好者多是“年轻一族”师

  热衷穿华服展传统习俗师

  曾有人在哈尔滨办汉服成人礼师

  在汉服圈里,爱好者们互称“同袍”。这源于《诗经·秦风·无衣》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象征彼此间的亲密关系。

  冰城到底有多少汉服爱好者呢?记者了解到,名为“冰城汉韵”的QQ群是目前哈尔滨最为活跃的汉服群。

  创办者吴迪,现在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物理老师。据他介绍,该群已有近2000位成员,他们当中以大学生为主力军,八成以上都是“年轻一族”。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