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资金“活水”引入 大庆市金融机构已发展到197家
2018-05-30 10:53:20 来源:大庆网  作者:程柏毓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东北网5月30日讯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和血液。近年来,大庆市以建设金融强市为目标,形成了银行、保险、基金等各业并举,全国性与地方性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日前,记者从市金融办获悉,截至4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发展到197家,其中银行25家,保险35家,证券15家,担保、小贷、典当、基金等其他机构122家,金融业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金融机构数量和行业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得金融业运行更加稳健,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资金“活水”引入,企业发展更有底气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近年来,大庆市优良的招商环境和不断优化的金融生态环境引来一批企业入驻。

  黑龙江伊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是省市重点产业项目,主要生产赖氨酸、苏氨酸及玉米副产品等,全部达产后,年可加工玉米270万吨,年销售收入可实现70亿元。

  “大庆市先后有4只基金完成注册并出资,投入项目资金30多亿元,已成功为伊品玉米深加工项目出资8亿元,并正在推进后续基金建设。”市金融办副主任冯继学告诉记者。

  资金“活水”的引入,让企业发展有了更多的底气。宁夏伊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闫晓平表示,企业将借助大庆市、杜尔伯特的资源优势,把黑龙江伊品打造成国内氨基酸及衍生品重要基地,把伊品公司打造成全球领先的营养健康解决方案服务商。

  金融资本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还体现在不断壮大的金融机构规模和数量上。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已发展到197家,其中银行25家,保险35家,证券15家,担保、小贷、典当、基金等其他机构122家,金融业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

  记者了解到,除了金融机构规模不断壮大外,组织体系也日益完善。目前,大庆市已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等各业并举,全国性、地方性金融机构并存、功能完备、运行稳健的多样化金融体系。金融业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极大增强,在支持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方面聚焦发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土壤”。近年来,大庆市从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要素环境聚焦发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

  在政策环境上,大庆市出台了《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市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不断壮大机构总量和资本实力,创新服务模式,全面提高担保行业对企业的支持能力。另外,《关于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大庆市实施了运作产业基金、设立企业应急贷款周转金、奖励企业上市挂牌等方面的金融政策,进一步加大了金融支持实体的力度。

  在市场环境上,大庆市开展了“一库两网一平台”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共采集入库6.4万户企业基本信息、法人信息和注册资本信息,并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农户信息4.8万条,通过整合信息资源,建立信用档案,推动线上线下互通共享,进一步改善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

  此外,大庆市还通过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与金融产业深度融合方式,重点搭建了融资担保、金企对接和信息共享三个平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与供给效率,优化政务环境。

  “各类金融要素快速聚集,并与产业精准对接,才能为企业打通金融血脉。在优化要素环境方面,大庆市通过不断做大金融机构总量、扩大信贷投放、拓宽直接融资渠道、运作产业基金等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冯继学表示。

  强化政策引领,全面提升金融“输血造血”能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冯继学说,为了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大庆市将继续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协调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力争涉农贷款利率在全部贷款利率基础上上浮不超过10%,用足用好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政策,降低利率水平。

  此外,大庆市还将继续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国贫县上市挂牌“免排队”政策,借助省证监局开展战略合作的有力机遇,加大后备资源培育储备、推介指导、奖励补助力度,加快推动企业上市。

  在深化金融精准扶贫上,大庆市将进一步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投放、扶贫小额人身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健全完善担保体系,推进林甸、杜尔伯特设立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有效解决贫困地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的问题。

  “金融把钱用在‘刀刃’上,企业才有获得感,实体经济才能获得更多源头活水。”冯继学说,下一步,大庆市还将高效运作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重点领域。设立企业应急贷款周转金,扩大“两权”抵押等创新贷款范围,多渠道增加“三农”、“小微”金融供给。依托石油石化、汽车、商贸等领域核心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投贷联动”发展科技金融,支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探索开展股权众筹、专利权质押发展“双创”金融,助推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金融“输血造血”能力。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诚信建设万里行

【专题】生态环境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