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省委员呼吁国家继续加大扶持力度 保障粮食安全
2005-03-10 09:03:5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蒋国华 李晶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0日电 对于2004年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情况,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评价,黑龙江省的粮食形势非常好,获得了历史上最大的丰收,粮豆薯总产量达到627亿斤,农民平均收入3010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委员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保证黑龙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欧阳吟:推进农垦税费改革

  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会长欧阳吟说,黑龙江省计划用5年时间,通过实施西部地区单田节水灌溉工程、黑土治理保护工程和大型农机具更新工程等措施,改造中低产田2000万亩,将其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使单产增加到600斤,每年可增产粮食44亿斤。建议国家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支持中低产田改造,帮助黑龙江省加快完成改造工程,巩固和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时,黑龙江省农垦系统没有享受到全免农业税政策,欧阳吟建议,从今年起,国家按照农村减免农业税的政策,减免农场管理费。农垦因此减少的收入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解决,并尽快进行农垦系统税费改革,统一税赋标准。

  梁荣欣:提升中低产田质量

  在欣喜的同时,省政协副主席、省民盟主委梁荣欣心存忧虑,“总的来说,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比较弱。黑龙江今年粮食丰收,不等于明年还能继续丰收。如果不加强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黑龙江粮食生产水平的波动性将会很大。”

  梁荣欣说,黑龙江省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占全省耕地面积近45%,平均单产350 380斤,而且还很不稳定。这片中低产田不得到改造,生产能力上不去,就不能保证达到稳定高产,粮食安全难以保障。目前黑龙江省在商品粮种植上还存在潜在危机,如大豆的连作,有病虫害、退化、减产等很多问题接踵而来;水稻用水大部分取自地下水,但地下水抽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地下漏斗。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建议国家增加对黑龙江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的投入,提升中低产田质量。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