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8日电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逝者、悼念故人的传统节日。26、27双休日,哈尔滨市的7个墓区、殡仪馆迎来清明节前的第一个祭扫高峰,共有23万市民在各墓区寄托哀思。据不完全统计,两天中市民祭扫所烧掉的祭品至少在200万元。
跑线面包车线路“缩水”
清明祭扫的人多,途经墓区的跑线面包车生意也异常火爆。自哈东站发车至一砖厂终点,途经哈市向阳山殡仪馆的332路车来往穿梭,客源不止。个别面包车竟然投机取巧,把向阳山殡仪馆当终点站,不再往前开。
27日9时许,记者从道外区太平二商店登上一辆332面包车,23个座位的面包车上“塞”了近40名乘客,面包车急速行进中阵阵刹车将站着的乘客晃得东倒西歪。据该车的售票员介绍,马上到清明了,祭扫的人多,趁机会能多拉点钱就只能倒短,这个双休日比平时至少要多拉200多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跑线面包车竟直接开到殡仪馆或墓地大门前喊客,使原本就车辆拥挤的扫墓区变得更为混乱。
树枝成了烧火棍
每年的清明节,各墓区附近的小摊贩都要借兜售祭品之机发笔小财。今年也不例外,一些摊贩又别出心裁地卖起了用小树杈做的“拨火棍”。
27日,在向阳山殡仪馆门外,记者看到10来个卖“拨火棍”的摊贩正在高声叫卖,拇指粗的5角,再粗些的就1元一根。这些木棍清一色都是一米多长的树枝,一端露着白茬,有的树枝上已泛出绿色。记者问一名摊贩,树杈是哪来的?是附近撅的么?摊贩说,谁敢在附近撅呀!那么多稽查看着,这是在自家附近的树上撅的,一棵树也不差几根树枝。要买快买,一会就该有人抓了。
同时,记者还发现只要有车过来,这些摊贩就举着树杈一拥而上推销。
鲜花祭扫情义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摈弃烧纸旧俗,改为用鲜花祭奠的新风尚。在几家墓区,记者看到,很多祭扫的市民都手捧鲜花,将对故人的哀思寄托在这一束束黄白相间的菊花、康乃馨之中。
据省乾坤园墓地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人们文明祭扫的观念越来越强。墓地每天都用卡车直接从机场将空运来哈的鲜花送到,仅这两天售出的鲜花就有3万多枝。
万人两天烧掉200万
26日、27日两天,哈市的几处殡仪馆都在园内设置了焚烧区,消防战士和水车随时待命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焚烧区内热浪滚滚、纸灰飞扬,祭扫市民三五成群地焚烧着祭品。据初步统计,两天内,哈市祭扫人群23万人,烧掉的祭品至少200万元。
据哈市殡葬事务管理所的人士介绍,每年清明节期间,平均每个家庭都要烧掉50元左右的祭品,还有的更是借机大肆操办。这样算来,每个家庭按5人计算,平均每人祭扫时所花的费用大致就在10元左右。如此一来,23万人就至少要烧掉200万元的祭品。
目前,哈市殡葬部门正在加强倡导文明祭扫,鼓励家庭庭院式祭扫的良好风气,同时也希望市民能积极配合。据殡葬事务管理所工作人员说,预计4月2日、3日和4日将是今年清明节人群的最高峰,届时将有百余万市民参加祭扫。□丛明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