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去了两家医院仅吃上一片药 绥化青冈一农妇服毒不治身亡
2005-04-08 09:09:40 来源:新华网  作者:高广志 呼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消息:黑龙江省青冈县一农妇因与丈夫发生矛盾喝了一种叫万灵的农药,被家人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驱车接连送往两家被农民们称为“公家医院”的乡镇医院,都未得到救治最终死亡。这件事再次引起人们对当前农村医疗状况的极大关注。

    跑了两家医院没打上一针,吃上一片药

  据介绍,今年3月2日9点20分左右,祯祥镇吉兴村一位30岁名叫赵立华的农妇与丈夫张磊拌嘴,趁人不备喝下一口用水冲过的万灵农药,张磊说,他随即发现并用一辆微型车将其送往离家最近约5公里的祯祥医院分院。

  张磊告诉记者:"9点30分左右我们到了医院,我媳妇还睁着眼睛,我抱着她进了门,没看到一个穿白大褂的,只有三个约五六十岁的人(后经证实,三人分别是祯祥镇医院和分院院长吴占杰,中医大夫宫玉林和一位会计),其中一个人说,''这儿整不了,赶紧去别的医院''。我赶紧把媳妇又抱了出来。”

  9点50分左右,赵立华又被送到约9公里外的祯祥镇医院。据张磊介绍,这个二层小楼里只看见一个自称是医生的人,他用听诊器检查了一下说:"整不了,快去明水县医院"。赵立华又被抱出了第二家医院,张磊说,此时病人已经呼呼喘气,口吐沫子。又经过30分钟赵立华被送到明水县医院,经医生诊断已经死亡。

  日前,记者在死者家中看到,家人仍沉浸在悲痛之中,赵立华7岁的小女儿只是无声地流泪。死者家属说:"乡镇医院是''公家医院'',应该信得过呀,离我们住的地方还近,可跑了两家,没洗胃,没打上一针,没吃上一片药。人就是死在医院里,我们也没遗憾呀。"据曾到现场处理此事的青岗县公安局技术大队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从现场留下的小半袋(一袋为10克)和炕上散落的药末看,如果其余的都被喝掉,大约有6、7克。

  据哈尔滨市一家权威医疗机构急诊科的主任向记者介绍,如果救治不及时,6、7克万灵是个致死量。对待喝药病人,基本的操作应该先将洗胃液或温水灌进患者胃里,或采用插管洗胃,如果不具备进一步治疗的条件再转往更好的医院以争取救治。

    乡镇医院难符其实

  日前,记者来到了两家医院作进一步调查,在祯祥镇医院分院也就是赵立华被送到的第一家医院看到,医院门上挂着"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牌子,X光室、观察室、药局等科室锁着门,透过窗子看到屋内病床、药品等散乱地堆放着。床上铺着落满灰尘的脏垫子,其中一间科室的墙上挂着洗胃的插管,床底下堆着鸡笼子和大扫帚。

  医院里只有一位60多岁的宫玉林大夫。他说:"我是个中医,从来没洗过胃,做不了急救。"据他介绍,他来这里工作刚五六十天,医院还有一个西医,来过几次,这些科室平时就这样锁着,他没钥匙,不会使X光机,由于医院四五天也不来一个看病的,他就干点烧锅炉、打扫卫生的活,有的科室基本用不上,就放了一些杂物。他说“这个医院在乡镇医院里就算不错了,起码还有大夫,有的连大夫都没了“。

  记者在祯祥镇医院看到,门上挂着"急诊"灯箱,窗玻璃贴着脑电、心电、化验、内、外、妇、儿科等项目,楼内的收费公示板注明洗胃每次30元。一个诊室的消毒台上堆满了电饭锅、盆、碗和吃剩的菜、酱,中间夹着消毒器皿。据院长介绍,医院里的X光机坏了一年了,心电设备有,但没人会操作,有一个氧气瓶是从县里租的。记者只看见一台老式的B超机,一位大夫还从一间诊室的床下和柜子里找到了插管等器具,说是用于灌肠和洗胃的,但他说有一段时间不用了。

  记者发现只有院长吴占杰和一位姓翁的医生在医院,吴占杰解释说,祯祥镇医院有22人,有的有病或退休,还有一些自谋生路了,医院十天半个月也挣不出一分钱,医生挣的是效益工资。今年头3个月大家没开过工资,前一段时间的电费还是向别人借钱垫付的。翁大夫说,由于看不到病人,当年在县办学校学的那点东西也快丢没了。

  对于赵立华的救治,当日值班的吴宝森大夫曾对记者说,"病人有当场死亡的危险,医院里就我一个人,救不了。"他接着说,去年全年自己才挣了800元,过两天就不干了。据了解,吴宝森有自修的大专文凭,是医院里学历最高的。吴占杰说:“虽然医院公示着各种治疗科目,但有些做不了。”

    加快农村医疗改革以防悲剧再发生

  赵立华的死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反响。当地一些村民抱怨,过去赶着大马车的时候都有把喝药的人送到乡镇医院救活的时候,现在社会发展了,怎么农村医疗条件反倒越来越差呢?据村民们反映,他们平常有小病就去私人诊所,大病就去县里医院,很少去乡镇医院。

  在祯祥镇医院旁几米处就有一家私人诊所,记者发现来看病村民不时进进出出。一位来看病的朝阳村姓赵的村民说:"乡镇医院大夫大多是赤脚医生,看病还贵,谁去呀。"而这家私人诊所的医生告诉记者,私人诊所设备、人员都有限,来了急诊也不敢接。村民也认为,在农村要是碰上个急症,如果去县里医院时间来不及,就是个等死。

  据黑龙江省卫生厅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农村私人小诊所存在药效不足、卖假药和医生不具备行医资质等严重问题,潜伏很大隐患。

  青冈县卫生局一位负责同志介绍,在乡镇医院下放到当地政府后,每位医生每年1000元的补助经费都发放不到位,遇到类似赵立华的情况,大部分的乡镇医院很难应付。

  据黑龙江省卫生厅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处那位负责人介绍,目前,黑龙江省乡镇级别医院能达标的只有30%左右。由于政府投入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资金不足以满足现实需要、一些县级政府向下拨付的有限的补助经费又有被挪用的情况,造成了乡镇医院设备陈旧、人员层次下降且不断流失。现在,乡镇医院里的医生大多是中专学历、自修大专学历甚至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这就导致医生由于技术差、处置不了病人而失去群众信任。

  黑龙江省有关专家认为,在我国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同时,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却着实堪忧。他们建议,政府要把农村医疗工作纳入到本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考核领导的重要内容,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地市医院要选派技术人员到乡镇进行指导,为乡村医生进修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方便,将更新下来的医疗器械捐赠乡镇卫生院所。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尽快着手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卫生院也要加快自身改革,可借鉴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实行集团化管理。总之,政府要通过最基本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制度,降低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致死的发生率,保障农民的生命安全,维护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