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12日电 国有企业正在走出输血、失血、再输血、再失血的恶性循环,开始迈上一条自我积累、自我融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新路子。目前,黑龙江省79户基本完成改制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正在彰显着巨大的体制效益、重组效益、减负效益和招商效益。
去年初,黑龙江省提出要用3年时间完成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任务。去年是全面启动之年,截至去年底,全省79户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改制,比既定目标超额完成4户。改制后的企业,产权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国有控股8产,混合所有25户,全部退出46户。这些改革企业中,引入国内一流战略投资者9户,引入世界一流企业及500强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正在努力延伸其体制、机制僵化的“短腿”,期待着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对接,进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四重效益”使黑龙江省改制企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嬗变。
体制效益。通过改制,从根本上解决了国有独资、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弊端。除少数优势国有企业实行国有控股外,其余都是混合所有制或民营化,从而建立和完善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一体制效应,有效地堵塞了国有企业的体制性漏洞。黑乳集团是黑龙江省国有大型企业第一家公开竞拍出让、规范改制的企业。去年改制后收奶量、销售量、销售收入等6项指标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1.4%,上缴税收增长了115%,一举扭亏为盈,由上年亏损1500万到去年盈利260多万,真正实现了浴火重生。
重组效益。重组后的企业握紧拳头闯市场。仅四大煤矿统一采购,就可以降低采购成本2.1亿元以上。四大煤矿统一组建同达销售总公司后,煤矿企业一个窗口对外,在去年全国订货会上,吨煤平均价格与上年相比,含税涨了98元钱,显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北满特钢是东北实施振兴战略以来第一家跨省重组的大公司,目前这家公司在规模上已经是中国同行之最,他们的目标是在今后几年进入世界前5名。
减负效益。改制企业的人、债务、办社会等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企业实现了轻装上阵。北满特钢14000名在岗职工,减员8000人。四大煤矿31万职工,今年将减去20多万人,并安排新的工作岗位。龙涤集团5000多人,减员3000多人。通过改制,企业实现了“瘦身”。
招商效益。仅省直改制重组的十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战略投资者签约将投入资金109亿元(不含贷款)。资产负债率136%、至今陈欠工资4.3亿的鸡西矿业公司,是个特困企业,今年有两个矿改扩建、两个矿新建续建,而且上了一批大项目,如百万吨的倒炉焦、10万千瓦矸石电厂、70多亿的煤电项目等。改制使企业走上了自我发展的新路。
据79户改制企业统计,去年这些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9%。省国资委监管的全部工业性集团或公司,去年全部改制,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3%,利润总额由亏损6.4亿元变为盈利5.1亿元,上缴税金增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