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4月18日电 我国面积最大的国有林区——黑龙江省森工林区自1998年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均有较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黑龙江森工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经营总面积达1005万公顷,约占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对维护东北地区的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多年来过量的木材生产使这一林区可采资源减少、质量下降。1998年,这里成为我国首批“天保”试点林区,随后木材产量开始逐年大幅调减。
据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介绍,“天保工程”实施7年来,这一林区森林蓄积量净增长7917万立方米,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水源涵养、保持和改良土壤、净化大气功能得以发挥。
7年来,黑龙江省森工林区累计调减木材产量相当于少砍了大约4亿余株树。现在,林区的森林面积增加、质量提高,洪涝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明显减少,不仅野猪、狍子、山鸡等动物经常可见,中华沙秋鸭、花尾榛鸡等重点保护动物的种群也明显增加。
天然林资源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1998年开始,我国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