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举全市之力创最优环境 哈尔滨对俄产业园正式启动
2005-04-21 06:22:09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刘婉秋 戚泥莲 来玉良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1日电 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府获悉,依托哈尔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对俄良好的合作基础,对俄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哈尔滨产业园区21日启动。

  园区采取省市共建方式,划入我省的国家对俄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直接纳入中俄政府间合作框架。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哈尔滨向建设全国对俄科技合作重要基地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哈尔滨是连接东北经济动脉和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经济区之间的重要通道,是全国开展对俄合作条件最为优越的城市。近年来,哈尔滨市积极支持和引导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对俄科技合作,基本形成了“五个中心、一城、一园、一个网站、一个孵化器”的对俄科技合作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全市110个对俄科技合作项目中有40个步入产业化阶段,20个项目取得了经济效益,2004年实现产值1.5亿元。为此,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创建一个集研发、孵化、生产为一体,物流、中介、金融、商服等功能配套的规模最大、环境最优、服务最好、聚合辐射能力最强的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园区,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优势,集中发展重点产业化项目。园区规划以哈工大、开发区、道里区为承载主体,总面积239.5万平方米,由开发区(迎宾路)对俄合作产业园和哈工大中俄科技城两部分组成。其中,开发区(迎宾路)对俄合作产业园规划面积199.5万平方米,分为开发区直属部分和道里区部分;开发区直属部分内的新建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道里区62.1万平方米苗圃部分将作为起步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医药、现代化农业等产业。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的哈工大八达集团的中俄科技城,将吸引五个对俄研发及产业化中心入驻,建设科研实验区、产业化示范区、中介与办公区和生活商服区,完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业化研发等服务功能,承担对俄合作项目产业化前期开发和孵化任务,形成研发、孵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园区服务体系。园区突出产学研结合,形成高等院校、独立科研机构为上游、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中游、产业园区为下游的完善的对俄科技合作产业化创新链条,有效整合大学、科研院的技术资源与城区的土地、政策资源,创造最适于产业化项目及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园区可直接享受开发区的政策,将南联北开、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战略升级结合起来,尽快做大、做强。

  据了解,开发区(迎宾路)对俄合作产业园起步区按照前期规划,将马上着手完成绿化和项目引导工作,力争在6月中旬前一批企业进入标准厂房。2006年底,形成承载30个项目的发展规模。

责任编辑: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