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哈铸造”主动退出获新生 脱胎换骨闯市场
2005-04-21 09:33:1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郑雷 张秀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4月21日电 一个月前,已停产8年的哈尔滨铸造总厂终于以退出国有的方式“起死回生”了。实施破产重组后,由原哈铸职工集资参股组建的民营企业哈尔滨哈铸油脂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投入运营一个月以来,已接订单价值270多万元,120多名职工重新上岗。

  以退为进求突破

  作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专业铸造企业,1965年建成的哈尔滨铸造总厂曾在国内小有名气,其生产的非标铸铁件等曾颇受市场欢迎。但在国有体制的束缚下,这家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难以提高。1996年,哈铸造总厂开始亏损,第二年即处于半停产状态,后被市政府列为关停整顿企业。至去年这家企业已累计亏损6023万元,负债5000多万元,资产负债率达到326.8%,800多名企业职工不得不全部下岗。

  “与其抱着国有的空饭碗苦熬日子,不如以退为进寻求突破”。为了救活这家产品有市场的企业,去年7月,南岗区委、区政府与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三方联动,共同确定了哈铸造总厂的改革取向:依法破产,全面退出。

  职工利益放在前

  “让职工改制,领导改不改?”一些职工的疑惑一度令哈铸造总厂的改制变得十分艰难。为使职工们了解政策,改革推进小组与职工面对面耐心讲解政策,并组织召开了厂级班子会、党支部书记会、工会分会主席会和职工代表大会等会议,通过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使改革稳步推进。

  南岗区委、区政府还利用原厂领导班子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特点,调动他们发挥改革示范作用。很快,原厂长刘世斌第一个参加并轨、率先解除了国有身份,给一直观望的职工吃了颗“定心丸”。同时,《企业改制方案》、《职工安置方案》明确了在岗职工可以在改制后重组企业时参股、成为股东,下岗职工可以按政策得到合理补偿,并有到新企业就业的优先权等处处把职工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的改制措施,使职工成为企业改制的积极参与者。最终,企业破产重组改制方案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以一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且未发生任何上访事件。

  脱胎换骨闯市场

  据了解,目前哈铸造总厂的职工安置补偿等方案已经市和区有关部门审批,由原哈铸职工参股组建的民营企业———哈尔滨哈铸油脂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也已于3月份正式运营。

  记者近日在该公司车间里看到,首批上岗的120多人在加班加点赶任务:为“三大动力”加工铸造配件、为山西油脂厂加工轧豆辊……由于订单猛增,企业的厂长、书记等管理人员也在生产线上“打替补”。据了解,改制后新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投入运营一个月以来,所接订单价值270多万元。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待新企业明年完成搬迁改造后,不仅产能扩大,还将吸收400多名职工重新上岗。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