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吸引香港的资金和技术:黑龙江联手香港进行对俄贸易
2005-04-22 08:59: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曲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22日电 前不久在北京召开的哈洽会新闻发布会上,张左己省长在答记者问时说:“对俄罗斯实行经贸和科技战略合作的升级,光靠我们黑龙江自身之力是不够的,我们采取南联北开的战略,吸引东南沿海先进省份的资金、技术,吸引香港的资金和技术,和我们共同联手来进行对俄贸易。”与之呼应,专家学者及相关部门也在探讨着三方合作的新思路

  目前,一项专门针对黑龙江、香港、俄罗斯远东地区三地合作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省商务厅、牡丹江市政府与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等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

  研究结论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应是目前黑龙江省进一步促进中俄贸易格局变化的关键;

  专家提出,结合香港在金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发挥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位优势,建立“龙港 俄远东地区1+1+1自由贸易安排”的创新是必然趋势

  龙俄合作急需引入第三方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由省科技厅立项,省现代软科学研究所承接的“龙-港-俄(远东地区)1+1+1自由贸易安排”的课题日前正式结题,通过专家论证。该项课题提出了中俄经济合作的发展应突破龙江和俄远东的局限,急需引入第三边的战略思想。

  该项研究认为,对于黑龙江而言,如果仅仅依靠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要素,并不能摆脱国际价值链中高增值部分比重过小的地位,无法实现高附加值的经济效益。这既不适应国际市场上商品贸易发展的一般趋势,又不符合俄罗斯对进口商品市场需求的变化。课题组通过调研认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应是目前黑龙江省进一步促进中俄贸易格局变化的关键。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深化与广化,资本、管理、技术等要素的国际流动往往不需要发生实际的物流。这一进步使我们摆脱了地理范围的局限,可以以更广阔的视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结合香港在金融、市场、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发挥黑龙江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区位特定优势,通过建立“龙一港一俄远东地区1+1+1自由贸易安排”的制度创新,为我省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战略转型提供了一个相对有效可行的方案。

  1+1+1>3

  据该课题组负责人介绍,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正在增强。区域贸易安排是一些国家或实体间的优惠贸易安排,“区域”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这种安排常常是在地理相邻者之间进行的。但区域贸易安排的现代发展已经超出了地域的限制。在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中,由于政治及经济水平的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最具潜力但又最难以实现的一种区域合作。

  他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政治上具有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经济合作开展时间较长,经济互补性较强,二者有较早实现制度性双边自由贸易的条件。以渐进的方式,从中俄优惠贸易安排逐步发展为紧密合作;由双边合作逐步扩大到全区域合作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本课题通过建立黑龙江、香港、俄罗斯远东地区1 1 1自由贸易安排的构想,试图创立一个三个地区经济合作的模式,利用香港、俄罗斯远东、黑龙江三地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全面提升中俄双边合作的规模和水平。

  选好三方合作的突破口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陆南泉在评价该课题时提出,三方合作要循序渐进,选好合作突破口。

  他说,在三方特别是香港方面对俄了解不多、存在不少制约因素的条件下,不可能一下子迈开合作的大步。在推进三地合作过程中,黑龙江省理应起到中枢作用。这个合作平台应由三方共同努力来搭建,并先从增进相互了解开始,逐步形成合作机制,如定期会晤、定期召开论坛、互访与商品展销会制度,等等。而这些方面的工作,黑龙江省首先应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三方合作规划。

  他认为,课题中提出的“以在黑龙江省创建香港对俄服装产业园为突破口,启动龙—港—俄(远东地区)1+1+1自由贸易区”的思路是可行的。俄罗斯纺织服装业一直是落后部门,表现在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花色单一,产品缺乏竞争力。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而纺织品与服装一直是我国对俄出口的主要商品。仅纺织服装与针织服装两项占我国向俄出口总额的35%左右。但要看到,在俄罗斯市场这类产品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我们必须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工艺与增加花色品种。而香港的服装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年出口量一般要占香港出口总量的45%。香港目前有4600家纺织制衣厂,占香港工厂总数的20%。但这一行业也面临新的挑战,亦需要寻觅新的出路。因此,香港与黑龙江省加强合作,利用黑龙江省资源与成本低的优势,逐步扩大对俄服装的出口,并最后使黑龙江省成为向俄出口服装的一个基地是有可能的。

  目前,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省商务厅、牡丹江市政府与哈尔滨市松北开发区等地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与初步实践。但专家认为,构建和发展“龙-港-俄(远东地区)自由贸易模式”是一项崭新的课题,它的实施必然会出现更多、更为具体的问题和矛盾。该课题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上述种种可喜成果,但仍是初步的,诸如如何协调俄港双方的利益和需要,引导其积极参与三边合作机制的构建和运作之类的问题,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

  名词解释:区域贸易安排有多种,从贸易安排的水平看,可以分为5类: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tradearrangements)、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s)、关税同盟(customsunions)、共同市场(commonmarket)、经济同盟(economicunions),依照成员国内部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和合作的深入程度,上述各种形式表现出了一些不同的特点。

  (1)优惠贸易安排———是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在实行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的关税优惠。这包括单向安排,例如普惠制安排,也包括互惠安排。

  (2)自由贸易区———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每个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3)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税率而结成的同盟。其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家商品的竞争。

  (4)共同市场———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在实现商品自由流动的同时,还实现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的自由移动。

  (5)经济同盟———实现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