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网4月25日消息:黑龙江垦区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边学边改,边议边改,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把关心困难弱势群体,完善“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先进性教育的重大举措,不断推向深入,为垦区的大发展和快发展营造了稳定和谐的内部环境。今年一季度,垦区经济规模扩大,质量提升,发展提速,开局良好,全垦区实现生产总值19.1亿元,同比增长16.4%。
在注意保护先富群体发展活力的同时,垦区把关心困难弱势群体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全力推进“十五”期间使垦区三万个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超三千元的“1533”工程,力争到2005年底基本消除贫困户。去年以来,全垦区共投入职工扶贫资金5046万元,扶持了11399户贫困职工家庭,目前已有25个农场基本消除了贫困户。党员干部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从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切实解决贫困户的实际困难,为贫困户捐资690万元,帮助解决贷款3233万元,使7557户家庭实现了脱贫,脱贫率达66.3%。扎实的扶贫帮带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垦区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今年,垦区在去年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5590元的基础上,将实现再增长7.8%的目标。
在开展扶贫攻坚的同时,垦区还以为老百姓办好十件大事为突破口,重点解决在小城镇建设、教育、卫生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年将建设高标准住宅小区10个,完成住宅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建设高等级公路450公里、通乡公路299.4公里;新建改建客运站16个、客运停靠站17个;建设农场小城镇供水工程5处;为41个农场医院配置急诊急救设备;投资5000万元对部分农场中小学危房进行改造,新建中小学青少年健身工程15个,农场、管理区健身工程20个等,大力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着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从耳闻目睹的现实中看到教育活动带来的成果。
从根本上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黑龙江垦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又一重要举措。针对垦区养老负担重,企业缴费比例高,养老金收缴发放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农垦总局党委采取果断措施,实行总局、分局、农场三级社保机构系统垂直管理的体制,把养老金由企业发放改为由社保机构直接通过银行、邮局卡式发放,对欠发养老金的社保机构负责人一律免职。在养老金征缴上,实行全垦区总局级养老保险统筹,彻底摒弃差额缴拨模式,坚决杜绝以土地抵资金,以物资抵资金的做法。总局、分局领导亲自挂帅、现场办公,采取多种办法解决困难企业缴费问题。目前,黑龙江垦区21万名离退休人员的13.3亿元养老金全部实现按月足额发放,不欠一人,不欠一分,广大离退休人员欢欣鼓舞,安居乐业。垦区还十分关心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养老保险问题,出台多种优惠政策,为10万名漏保、断保职工接续了养老保险关系,解除了这部分群众的后顾之忧。
在做好养老保险工作的基础上,黑龙江垦区还加大了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推进力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取得成效,全垦区拟参加“并轨”14.3万人,分布在598户国有企业。关停破产企业中未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和退休后医疗无保障的人员也都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垦区基本医疗、大额医疗、企业补充医疗、灵活就业人员医疗和公务员医疗等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目前,黑龙江垦区9个分局、104个农场已全部实现了“五险合一”,全垦区有43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45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58万人参加了医疗保险,39万人和38万人分别参加了工伤、生育保险。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退休职工有了保障,失业职工有了救济,伤残、生育人员享受了应有的待遇,基本解决了职工无钱看病,因病致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