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4月30日电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消协获悉,第一季度哈市消协共接待消费者来访、咨询2万余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在几类投诉商品中,鞋类投诉占据了相当比例。
近日,哈市消费者李先生在南岗区一家鞋城买了一双售价100余元的单鞋,只穿了几天鞋跟就掉了而且鞋面出现返硝现象。凭着手中的票据,卖鞋的业主给修了2次,但是还没有达到李先生的要求。最后,业主以已经维修过几次为借口,不予退货也不再负责修理。哈市某学校教师孙某,在一家个体鞋城花80余元购买了一双女单鞋。穿了三五天,其中一只鞋底就断裂了。孙老师拿着鞋去理论,个体业者只花了几元钱,找了一处鞋摊进行了简单修理。
据哈市消协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鞋类商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原材料问题多。一些生产者对面料和粘胶的质量要求不严,有的粘胶甚至含有刺鼻的有毒气味,还有的使用不合格的鞋里料,鞋里严重掉色;出现质量问题不按照《三包规定》履行义务。一些商家出售“三无”无中文标明厂名、厂址、产品合格证鞋类商品欺骗消费者,在涉及更换、退货时,百般刁难消费者;以降价、打折或返季等方式搞促销活动,在信誉卡上偷盖“处理品”章印,出现质量问题,以处理品为由不予解决;违反《鞋类商品三包规定》,一次修理期限过长,以进口鞋、外地鞋需返厂修理为由,影响消费者穿着;仿皮革鞋,却以皮鞋出卖。这些商家在信誉卡上含糊其词,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有理说不清。
据一位鞋城负责人介绍,哈市部分鞋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货不真、价不实,鞋城中充斥着大量的假冒伪劣鞋;买时容易退货难,缺乏售后服务;倒买倒卖,一些经营者从一家鞋城低价买进,又在另一家鞋城高价卖出。消协有关人士提醒消费者,购鞋尽量要到一些信誉好的鞋城,不要忘记索取正规信誉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