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4日电 提起阿什河,人们就会想到西泉眼,联想到这一带清澈丰腴的河水,正从浩大的水库流出,并一路奔涌汇入松花江。19日,记者对阿什河全流域进行踏访时却发现,这条曾哺育过历史文明的河流,如今状况却不容乐观,上下水质、水量出现了较大差异。
天蓝水清景色美
从平山开始,阿什河逐渐宽阔,从山坡流下的数条溪水,将河道拓展到了十余米宽。记者看到河水不但清而且静,与群山叠翠、谷地民居构成了一幅风景画。一片片水田,一处处坡地,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跨过301国道,远远的就可以看到一片浩浩荡荡的大水这片群山环抱、绿树掩映的大水就是西泉眼水库。据介绍,水库是阿什河上游的第一座控制性水利工程,不但具有防洪、灌溉、除涝、养鱼、发电、旅游等功能,还是哈市生活用水的备用水源。总面积达40.86平方公里,总库容4.78立方米,山美、水美、鱼肥。记者了解到,哈市每天消耗的鱼产品,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这里。
美景背后已生危
在进入西泉眼库区时,记者就在一些裸露的滩涂上发现了开田现象。田地利用库水浇灌,回流水夹带的化肥也在污染库水。水库成为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垃圾污染和安全隐患。
西泉眼水库的管理也并不完善。为了招徕游客,景区内依山傍水不断在建旅游山庄和度假宾馆,这些场所产生的垃圾,有些已经被堆到了岸边。水库也成了“私产”,不但捕捞与养护不均衡,交了“过路费”,大小车辆进入也相当随便。据了解,自从水库大量蓄水后,库外水量就减少了,水库很少有大鱼出现。从某种角度说,阿什河及其他河段已有鱼类资源匮乏的迹象。
城镇排污脏河水
阿什河流经阿城市区。在市区一座老桥上,记者看到流到这里的河水忽然变得浑浊起来,不但漂着泡沫,还散发着臭味。远处有一个挖沙点,岸边河沙堆积如山,桥边有一处十米宽的污水沟,黑黄的沟水已切断河面。据一名居民介绍,以前这段河里鱼多,可现在这里已经没鱼了。
沿着这条沟,记者一路看到了老糖厂、个体造纸厂废水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不断地被排放进来。当记者一行踏访至成高子附近的哈市城郊时看到,一条被居民称为庙台河的阿什河支流,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站在东方红老桥上,记者看到此处的阿什河已近干枯。河床上也并不干净,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窘境延伸河断尾
阿什河在市区流经联胜桥和阿什河大桥时,又变成了“大河”,水面有十余米宽,水量也比较大。可是水的颜色和状态却非常怪异,上面一层是透明的,而下面则翻腾着黄流。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访查,记者才发现,这些水都是岸边的淘沙厂搅浑的。
记者发现,在各个采访地点几乎没有发现污水静化系统,简单的氧化池也并没有一个。虽然在一些地点发现了保护水资源的宣传牌,但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却没有找到一个。阿什河是一条宝贵的河,可如今,她已经憔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