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手术留隐患 15年前近视手术今现“返工潮”
2005-05-26 05:19:23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侯文琰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5月26日电 15年前,刚从学校毕业的小王为了摘掉眼睛上厚重如“瓶底”的眼镜,到医院做了当时风行的RK手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15年后,已是中年人的她因视力反弹,不得不重新戴上眼镜。小王的遭遇不是个例,近日,记者从哈市多家眼科医院了解到,今年以来,做“返工”手术的近视眼患者为数不少,大多是15到20年前做近视眼手术留下后遗症,不得已进行“返工”的。

  见到小王时,她正捂着双眼坐在医院的长椅上等待检查,原来她在1989年7月份做过治疗近视手术的双眼开始不舒服了。她告诉记者,1989年快中考的时候,她在辽宁省一家医院进行了眼睛手术。用的方法是角膜切开术,术后测定双眼视力为1.0,虽然摘掉了眼镜,可烦恼也挺多。做完手术,小王的眼睛并没有像当时医生说的那样视力恢复正常,尤其是工作关系接触电脑后,眼睛就会发涩发干,甚至还会出现丝丝疼痛。

  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视光中心主任胡琦说,小王眼睛做的手术是十多年前从俄罗斯引进的RK(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技术,由于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当时许多医院都纷纷跟风,甚至一些卫生院都做这种手术。结果,其中不少患者留下了后遗症,有的视力回退,有的则是角膜损伤。由于RK手术风险高,早在10年前就被我国医学界淘汰了。

  胡琦认为,现在大多采用的激光手术也并不完美。现有的准分子技术共有PRK、LASIK、LASEK和epi-LASIK四种,因此根据不同病人的需求和自身条件,应进行个性化手术方案,如一个轻度近视的患者,因参军、招工等原因做手术,应偏向考虑更微创、无远期顾虑的LASEK。据了解,相当部分医院目前只提供LASIK一种手术方案。胡主任特别提醒,有眼底急性出血、炎症、青光眼、糖尿病的人群,则绝对不适宜做激光矫治。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