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再现黑土地抗日烽火演绎东北汉英雄传奇
2005-05-30 14:47:32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杨宁舒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30日电 《常隆基》讲述的是一个平民英雄的真实故事。28日14:30,当电影大幕徐徐拉开,伴随着滔滔不绝的黑龙江水和苍凉悲戚的主题音乐,这个英雄仿佛又从历史的深处回到了观众面前———上世纪四十年代,伪满洲国时期的东北。辽宁省西丰县农村青年常隆基为躲避日伪军抓兵役,和农村的伙伴祥子、铁柱一起连夜逃走。第二天,常母因不肯说出儿子的去处,被日军小队长佐佐木砍死。在姑姑家躲了一周的常隆基,为保命和逃兵役,违心地与红儿拜堂成亲了。由于无赖二蛋告密,日伪军当夜抓走了常隆基,日军小队长渡边当着他的面奸杀了新婚妻子红儿。

  常隆基被押送到富锦伪满洲国兵兵营,遇到了同样被抓来的祥子和铁柱,得知了母亲的死讯,对日本人的仇恨更深了。他消极对待新兵训练,并试图逃走、自杀均未成功,受尽各种非人的折磨。

  带新兵队伍的邹连长来了以后,十分同情常隆基的遭遇,安排他做了豆腐兵和勤务兵。常隆基在城里结识了中共抗联地下工作者酒馆老板,明白了许多抗日救国的道理。

  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楠木实隆中将要来视察五顶山军事要塞,邹连长的大白马被征用为楠木的坐骑。常隆基主动请缨成为带马兵,他偷出邹连长的手枪藏于马粪兜,在楠木实隆等人视察途中,寻机将楠木击毙……

  逃亡未果的常隆基跑到江边,面对重重围困的日伪军,他高歌着投入滚滚江流,留下了一曲感人的英雄壮歌。一曲苍凉的英雄赞歌

  16:00,常隆基的故事在悲壮的乐声中落幕,现场的观众对影片报以热烈的掌声,人们被影片呈现出的质朴而苍凉之美深深地打动了。

  专程前来观摩影片的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张葆成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这部影片具有较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常隆基虽然仅是一个普通的伪满洲国兵,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的影响下,为报国恨家仇奋起杀敌,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册上镌刻了旷世传奇。而这部再现他英雄壮举的影片,不仅营造了强烈的超现实主义氛围,电影元素丰富,音乐震撼人心;看似不经意流露的悲戚、压抑气氛让观众揪心。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该片冲破了对历史事件纯粹呈现的窠臼,对英雄的心路历程进行了独特而细微的探究,用娴熟的电影语言阐述了一个人对生命尊严的坚持,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顿之后的自我突破,艺术地还原了一个平民英雄的本色。一个民族的深重记忆

  《常隆基》由刘于莉、曹红晨编剧,李俊导演,张国强主演。在之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该片的主创人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有记者问,在商业大片占据了大部分电影市场的今天,主创人员为什么不辞辛苦,在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坚持拍摄了一部可以说毫无商业性可言的影片?身为编剧和制片人的曹红晨回答说,在中国近代史中,没有哪一段历史比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遭受的灾难和压迫更深重、更屈辱!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所拍摄的抗战题材的影片还是太少了。尤其是像反映常隆基这样普通百姓英勇抗击日寇的更是凤毛麟角。

  作为《东方时空》的执行制片人,曹红晨曾于两年前拍摄了30集纪录片《抗战》,他说,摄制组每到一处,都能挖掘到大量感天动地的抗日英雄事迹,常隆基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他希望能有更多的电影人把这些事迹搬上银幕,因为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责任铭记和再现这段历史!

责任编辑:刘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