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产奶量部分牛乳头坏死 奶牛“洋务运动”造成巨额损失
2005-06-07 06:09:1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孙殿喜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6月7日电 双城市去年从新西兰引进了五百余头优质高产奶牛,当地村民不惜花高价购买。却不想,这些奶牛产奶率极低,尤其最近三个月内,许多奶牛已经不再产奶,而且部分奶牛还出现了乳头坏死、产下的牛犊品种杂等问题。6日上午,记者来到双城市水泉乡三林村对此进行了采访。

  提起引进新品种奶牛的事,当地村民一肚子的牢骚。64岁的范业发一脸愁苦地告诉记者,2004年年初,双城市畜牧局号召村民改良奶牛品种,提高牛奶产量,并动员大家购买从新西兰引进的优质高产奶牛。买牛前,畜牧局还给他们讲课说,这批奶牛产奶量要远远高出普通奶牛日产奶30公斤,为此,范业发放弃了价钱只有七八千元的普通奶牛,而选购了每头价值1.7万元的进口奶牛,并同双城市畜牧局签订了购牛协议。可万万没有想到,2004年6月,他发现,买到家的进口奶牛日产奶量还不足普通奶牛的一半。经过进一步观察,范业发发现有头奶牛还有乳头坏死的病。

  范业发带记者来到其家,指着那头黑色的进口奶牛说,它的奶头其中一个坏死,还有一个奶头只长了一半,牛犊吃奶不方便不说,还直接影响到产奶量。

  范业发说,全村有8户村民购买了这批进口奶牛,总计13头,其他家购买的奶牛情况跟他家的基本类似。村民闫太启说,他购买的这头进口奶牛进家不久便产下了一个小牛犊,可是,这个牛犊完全不像它的母亲,一身棕黄色。闫太启说:“因为他们购买的都是怀孕的奶牛,怀孕前应该是同一品种牛交配的,所以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同时,闫太启告诉记者,当初双城市畜牧局统一购回这批奶牛后,村民是经过抓阄决定谁买哪头的。正常来讲,购买奶牛的同时,畜牧局就应该将该奶牛的系普(有关奶牛品种、出生日期、疫情健康以及父母代和祖父母代情况的档案)提供给村民,但是直到三个月后他们才收到系普。记者看到,该系普全部是英文,村民没人能看懂。

  不但如此,村民购买的这批奶牛普遍都三个月没有产奶了。村民于成立对记者说,为了增加收入,他家贷款一万多元钱才买上这头进口奶牛,如今这头奶牛既不能干活又不能产奶,只能白养活着。

  记者从村民与双城市畜牧局签订的购牛协议上看到,双城市畜牧局引进的这批奶牛的品种是新西兰荷斯坦奶牛。该合同约定,泌乳量为每年6吨。可是,村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的进口奶牛的年产量只有1.5吨,低于普通奶牛的产奶量。同时,合同中还约定,如果奶牛与合同约定不符,村民可以退牛。但是,村民们反映称,自从发现这些奶牛有问题后,几个月来,多次同双城市畜牧局协商解决此事,但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03年双城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用两年时间从国外进口2万头优质高产奶牛,以缓解当地奶源供给不足问题。这次,双城市畜牧局共引进了500余头新西兰荷斯坦奶牛,这些奶牛如今分布在当地各村,且大多都出现了产奶量低的问题。

  记者随后来到双城市畜牧局,可是,局长、副局长办公室的门全都锁着。记者电话找到了专管业务的李副局长,李副局长在电话中说,他对此事不知情,所有的事情都是局长张连国操办的。张连国局长因突患疾病正在医院住院治疗。

责任编辑: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