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7日电 善于创造科学种田奇迹的黑龙江垦区海林农场的干部群众,今年又创造了一项我国东北地区小麦高产的新奇迹。
7月21日,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的6位著名麦类作物专家,在对这个农场的第二管理区一块100亩和一块750亩的小麦攻关示范田及全场3.5万亩“克丰四号”小麦品种进行现场测产鉴定后宣布:海林农场今年突破我国东北高寒地区春小麦单产最高记录。
经现场多点实测和鉴定,海林农场第二作业区孙中力的家庭农场的100亩“克丰四号”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田,单产达611.9公斤;李福成的家庭农场750亩“克丰四号”小麦大面积攻关示范田,单产达560.4公斤;全场今年种植的3.5万亩小麦单产有望突破450公斤。
在现场进行小麦优质高产测产和鉴定的著名小麦专家、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农学院院长魏湜和东北农业大学教授李卓夫等6位小麦专家,面对海林农场的小麦高产成绩十分高兴。魏湜院长说:海林农场为东北地区的春小麦生产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经验。他们的生产经验证明,我国东北地区的小麦生产有很大潜力。
为了稳定和提高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黑龙江农垦总局组织了海林、大兴、七星、八五二、尖山、普阳、赵光、铁力、查哈阳、大西江等20多个国有农场,进行了小麦、大麦、玉米、大豆、水稻五大作物的优质高产攻关活动,力图通过高产攻关项目的实施,提高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大面积稳定和提高北大荒的粮食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海林农场今年的小麦高产攻关主持单位是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局,小麦高产攻关首席指导专家是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著名小麦专家李卓夫,攻关亩产指标是1000斤,攻关品种是“克丰四号”。此次麦类专家对750亩大面积的小麦攻关田进行了4个点的实测,平均每公顷收获小麦穗数为1225万穗,平均每穗粒数为21.6粒,预计千粒重32g,扣除5%的田间损失率,平均亩产560.4公斤。之后,专家们又对100亩小面积攻关田进行了三点实测,平均每公顷小麦收获穗数为1286万穗,每穗粒数为22.3粒,预计千粒重32g,扣除5%田间损失率,平均亩产611.9公斤。
专家认为,海林农场小麦连续多年高产不是某一项技术和措施的反映,而是坚持多年实施综合配套科学种田技术的结果。海林农场在小麦种植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他们多年坚持小麦、大豆、玉米三大作物的“三区轮作”;多年坚持小麦的“秋整地、秋施肥和种子秋包衣”,多年坚持控制小麦播深和科学施肥等综合措施不走样,并把各项综合配套技术措施贯彻落实到位,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独特的小麦种植综合配套技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