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日电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6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农业贷款余额216.6亿元,比年初增加12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2.85%,同比多投放18.89亿元,增幅为18.4%,有力地支持了“三农”发展。
据介绍,为了扩大支农领域,省农信社改进支农服务、创新支农服务方式,积极探索支农新思路。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要求各地抓住改革时机,探索支农方式,扩大贷款投放规模,确定今年全年计划投放农业贷款180亿元,到6月末已经投放了122亿元。各地抢前抓早,按需投放,将支持特色农业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
不断扩大支农领域。各级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传统种植业同时,加大养殖业贷款投放,积极支持畜牧业发展。截至6月末,全省投放养殖业贷款31.10亿元,同比多投14.13亿元,增幅71.35%。
农信社还适时延长贷款期限。今年已发放跨年度贷款17.2亿元,占累计发放农业贷款的13.72%,解决了农业贷款期限约期不合理问题。各级信用社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周期延长的情况,加大了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今年已投放中长期贷款22.5亿元,占累计发放农业贷款的17.9%。
积极改善支农服务。全省各级农村信用社继续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户联保贷款这两种主要贷款方式。今年以来,全省已有92万户农民得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6.11亿元,同比多增加18万户、金额0.25亿元,小额信用贷款的比重达到9.98%。全省信用村1850个,比上年增加了120个。
努力创新服务方式。各级农村信用社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支农活动。今年,全省发放了“帮助农村妇女致富活动”贷款2.8亿元,“支持农村有能力青年成为各种技术能手”贷款3.4亿元,“帮扶500个贫困村整体脱贫活动”贷款1.9亿元,“支持‘农民联合体’发展生产活动贷款”2.2亿元,“扶贫贷款”11亿元。这些支农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