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2日电 哈尔滨市松柏生态园自春季开工以来,由于缺乏保护意识,施工现场的挖掘机、工程车在园内树木间开进开出,造成了百余棵绿化树不同程度“受伤”,树干折断、树枝倒伏、树皮被刮脱落,施工的沙石、泥土也被堆放在树木的周围。
7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了道里区松柏生态园二期工程施工现场。生态园内,种植着许多绿树,郁郁葱葱,形成了一片天然的森林,树种有榆树、杨树、柳树、松树等,其间,有四五十年的老柳树,也有几年的新生树。地上的草坪也很繁密。
记者沿着松柏生态园二期工程一路查看,沿途的树林间停靠着三辆挖掘机,路面上被挖掘机碾压过的痕迹清晰可见。树林间的杨树、榆树、柳树大小不一,树干上、中、下各部位都有被刮破的痕迹,树干上的很多“伤痕”都集中在距地面一米高的位置。在这些遍布“伤痕”的树中,一棵齐根部折断的、直径约为50厘米的老柳树显得格外抢眼,一看就知道它是被车撞断的。旁边的地上还横七竖八地堆着许多树枝、树杈。记者发现,园内的大树并不是一棵挨着一棵的,其间的空隙足够让施工车辆进出。而很多树木的“伤痕”明显是被施工车辆撞出来的。这些受伤的树木大多被涂抹上了红、绿色的油漆,树干上还夹杂着一些新的“伤痕”。记者粗略地数了一下,被损坏的树木竟然有150多棵!
记者从居住在河松小区的居民曾先生那里了解到,这项工程是在“五·一”节前后动工的。施工中,挖掘机、运土车的司机驾车在树林间进出,挖掘机的大铲、车身、轮胎,经常刮破绿化树,被车辆压倒、压断的树木也有很多。施工人员还把树林当作石料、土方的堆放、转运场。
记者采访了负责生态园管理工作的道里区城管局园林科,据科长隋女士介绍,这个生态园修建于2004年,在生态园没修好前,那里是一片裸露地,生长着许多天然的树木,还堆积着一些垃圾。为了给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道里区城管局园林科才向市里申请修建了生态园。据悉,整个生态园占地约21.1公顷,分为一、二期工程,主要是以修路、修广场和花坛为主,现在工程进展到了二期,施工方正在林间修建一条1.5米宽的狭长小路。但是由于市区内有规定,施工车辆不允许在白天进出市区,因此施工时车辆都是在夜晚将材料运进园内,由于园内没有照明设施,车辆在进出时难免刮伤树木,造成树木的损伤。
记者了解到,附近居民普遍对相关部门这种“即使撞树、伤树,也要先修路”的做法表示不解,很多居民看着被刮伤的树木心痛不已。居民张老先生说,有些天然树木已经有多年树龄了,树皮被刮得大面积脱落;还有些小树刚被种植就被拦腰撞断。“工人们施工是好事,可是却应该爱护树木,如果有关部门可以提前规划,‘先移树后修路’,那该有多好啊!”张老先生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