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5日电近日,一名游客在牡丹江市某漂流点发生了事故,这让人们对漂流点的安全问题产生疑问。究竟漂流点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纳客?牡丹江市共有多少个正规漂流点?为了弄清这些疑问,3日,记者采访了牡丹江市航运管理站等有关部门。
据牡丹江市航运管理站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市共有12家大大小小的漂流点,也有一些他们不掌握的漂流点,这些地方有的规模很小,有的地处偏远。
其实,漂流活动走进百姓的生活,不过两年光景。为了规范此项经营行为,黑龙江省专门下发了《黑龙江省漂流运输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第四条明确指出:从事漂流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应办理《水路运输许可证》。
按照规定,没有许可证,就不该经营漂流业务,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据了解,因为漂流兴起在先,管理办法出台在后,牡市的漂流点与省内其他漂流点一样,大多也处于先经营后规范的状态。省里下发上述办法后,市航运站积极落实,开始对各处漂流点进行规范,督促经营者完善相关设施,办理《水陆运输许可证》。这期间,他们对分布在海林、林口、宁安等地的漂流点进行了调查了解,汇总了1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漂流点的基本情况,并先后对镜泊湖尔站至河口、镜泊湖游龙公司瀑布口漂流、镜泊湖民族村峡谷漂流3处漂流点下发了停业整顿通知书,限期整改后办理许可证。
但由于监管人员太少,而漂流点又分布各地,有的还地处偏远,再加上经营者不积极配合,截至目前,只有海林红星林场至二道河村、海林横道至道林2家漂流点办理了许可证,另有1家正在办理中,其余各家都在无证经营。
记者从市航运站了解到,目前,市航运站已与各县(市)交通部门协调敲定,由各县(市)交通局对口设置航运管理部门,负责规范各地的漂流点,但各漂流点要全部实现规范经营还需要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