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4日电 绥棱县科协把发展农技协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农技协在农村经济中的引、领、帮、带示范作用,有力的推动了农村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不断展壮大。如今,绥棱县拥有各类农技协会80个,会员1200人。各类协会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900多万元。
地处半山区的绥棱县是农业县份,近年来这个县采取各种途经和办法大力发展农民技术协会,在农民中培养起一支支“田秀才、土专家”队伍。“干给会员看,领着会员干,协会领着农民去赚钱。”一个个产业协会的带头人,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定期深入到田间地头为会员讲解有关的种养知识,提高会员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绥棱县后头乡二井村王树成是全县有名的棚室蔬菜种植专家,两栋总计不足800平方米的大棚,那年都能为他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为了利用这个能人,2001年村里成立蔬菜协会时,王树成被委以会长的“重任”。从搭建棚室到蔬菜管理,在王树成的引导示范下,二井村的棚室蔬菜种植户已发展到64户,种植面积1.6万平方米,年收入16万元左右,人均增收近800元。
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农技协的作用,绥棱县科协因势利导,借助科普之冬、科普月、科普周等活动组织协会的里的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开展“送科技、送示范、送咨询”的三送活动,为广大会员和农民送去知识、送去科技搭建起科技致富的桥梁。
仅去年以来,绥棱县科协借助各类农技协会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36次,组织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和参与科普活动346人次,聘请外地专家授课18人次,下发各类科普资料10多万册,提供致富信息100多条,全县受科普教育人数达20万万人次。
如今,在绥棱科协的引领下,绥棱县已建成带动全县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协会1个,带动乡镇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协会5个,带动村级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协会15个,逐步形成了“发展一个协会,带出一批能人,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