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带富一方百姓-记林口县奎山-乡吉庆村党总支书记孙克吉
2005-08-14 07:42:2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3日电 题:带富一方百姓-记林口县奎山-乡吉庆村党总支书记孙克吉

  记者 杜丽华

  今年40岁的孙克吉2000年当选为吉庆村村委会主任,随后又被党员推选为总支书记。几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发展滑子磨、黑木耳产业,使村民收入由2000年不足2000元猛增到现在的1.2万元,成为林口县首富村。

  “当支书,不能辜负了乡亲们的希望啊!”孙科吉总是这样说。吉庆村比较偏远,信息不灵,一直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大多数村民生活比较贫困。农民想致富,但不会干、不敢干。孙克吉就和支委一班人针对村里实际,寻找致富门路,琢磨种什么能挣钱。他几次自费到外地考察,看人家怎么发展的。经多次考察发现种植食用菌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好路子,又不误农时、老少皆宜,最终他把目标锁定在发展食用菌致富上。

  为了让农民掌握种植技术,孙克吉从东宁、穆棱等地请来了食用菌专家为村民讲课办班,又自费为村民印制了300余册食用菌技术的小册子。2001年,孙克吉和几位村干部带头每人投资1万元,种植了2万袋地栽木耳,当年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转过年就有138户农民跟着种植。2004年村民仅种植食用菌一项人均收入就达9600多元。

  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孙克吉仍严格要求自己,他给自己定下约法三章:一是常学习、常入户、常反思。二是讲团结,不搞家长制,不违背集体意愿。三是办事公道,开会办事不下饭店,不租车,自家不摆酒席,不收礼金。这几年,村里搞建设,有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投资兴建项目,一些包工头都盯上了他,有送礼的,也有送钱的。孙克吉一概退回去,只说一句话:“到村里招标去。”村里人能干的工程,决不包给外人。2004年孙克吉被评为省级劳动模范,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劳动模范。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