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16日电 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在东北烈士纪念馆举行的纪念仪式上,当60响礼炮轰然响起的时候,抗联老战士们神情肃穆,回忆起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今年87岁的赵三声是一位传奇人物,15岁入团,同年入党,17岁时参加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东北沦陷时期,他打入敌伪组织,多次被捕入狱,受尽敌人的酷刑。他还参加过著名的虎头山战役和三打宾州等战役。日本投降后,他担任了宾县第一任公安局局长。
说起往事,赵老神态凝重。1944年4月19日深夜,他被捕入狱。特务用上面拧着带刺铁丝的橡胶三角皮鞭抽他,鞭子抽在身上,几鞭子后他的衣服被抽碎了,皮肤被划破,皮肉被撕飞,鲜血淋漓。一连三天,特务们施用各种酷刑,赵老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仍守口如瓶。经党组织营救,1945年2月初,赵老终于结束了9个多月的地狱般生活。赵老激动地说,几个月后,抗战胜利,蒙受14年亡国奇耻大辱,备受日寇蹂躏的东北人民,重见天日。赵老希望通过15日的纪念活动警醒世人,教育后代不忘过去亡国之耻,努力拼搏,为国家富强、创建和谐社会奋斗。
现年81岁的姜德老人,1940年在叔叔姜殿才烈士的带领下,参加了当时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做了一名通讯兵,时年15岁。姜老回忆说,1943年,他和抗联的30多名战士一同到前苏联的“情报侦察学校”学习通讯知识。两年学习期满,他和战友们返回祖国。这时正值苏联红军向日本关东军发起猛烈进攻的时候。姜德等4名抗联战士在苏联空军的协助下,从海林县空降,一名战友在空降过程中不幸遇难。他和另外两名战友从1945年8月10日到15日的5天时间里,击毙了数百名日军。特别是在8月15日那天,在一个鬼子据点,他们三人一天剿灭日寇100多人。回忆起那段往事,姜老说,60年前的今天,那场仗打得最过瘾,共缴获300多支枪及刺刀,后将大量物资分给了当地百姓。姜老感慨地说,希望通过他的回忆教育后代,让他们继承革命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抗联老战士、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敏15日参观了《黑土英魂——抗日战争时期东北烈士事迹陈列》,观后,她激动地说,展览使她想起了60年前的战争岁月,她非常怀念自己的战友。
追忆黑土英魂,李敏说,东北抗战军民在整个抗日战争史上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坚持抗战14年。东北地区的11个抗日军中,有9个半组建在黑龙江或在黑龙江战斗过,他们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写下了光辉的一笔。1945年8月15日是中华民族的转折点,战争远去,和平来临,中国人民走在建设自己国家的道路上,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忘记战争、忘记历史,要铭记烈士们的战斗精神,要继承烈士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之志、报国之情转化为实际动力,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