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9日电 (记者 朱丹钰)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绥芬河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还只是一个存在于地图上的名字,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绥芬河市委、市政府意识到这是一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个与俄罗斯发展边贸的决定付著实践。据当地人讲,1987年的时候给俄罗斯邻居们送了一火车皮的西瓜以示友好,俄罗斯邻居们把这一批礼物送给了俄罗斯的小朋友,表示中俄两国要世代友好。斗转星移,这块当年中东铁路的第一站靠着边贸经济的推动,已经走向了辉煌。
绥芬河已成我国最大的木材进口集散地
据了解,到2004年末,绥芬河市木材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83户,占全市工业企业72%;2004年进口木材617万立方米(其中板材10万立方米),落地274万立方米,实际加工180万立方米。
近年来,绥芬河口岸木材进口量大幅增加,特别是1998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来,俄产木材进口迅速攀升。2001年,国家批准绥芬河为进口原木加工锯材指定口岸。各进口木材公司更是瞄准这一商机,纷纷到俄罗斯承包山场伐木、进口木材,目前已有近20家公司在俄境内伐木达80万立方米,仅绥芬河龙江商联进出口有限公司在俄尤太自治州及共青城就开辟两处采伐点。据统计,绥芬河木材进口量已占到全国进口俄产木材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地。
进口的木材
绥芬河口岸进出口货物再创新高
今年上半年,绥芬河口岸进出口货物又创新高。截止到6月末,口岸进出口货物达386.5万吨,同比增长22%,完成年计划的52.95%。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超半。其中,进口货物345.9万吨,同比增长18.5%,出口40.6万吨,同比增长62.3%。
据了解,上半年进口货物仍以木材、化肥和石棉为主。其中进口木材288.8万吨,同比增长20.15%,进口化肥43.4万吨,同比增长8.69%,进口石棉5.1万吨,同比下降14.31%。以上三个进口品种分别占进出口货物总量的74.66%、11.22%和1.32%。出口货物仍以粮食、果菜为主,其中出口粮食4.6万吨,同比下降29.26%,出口果蔬3.5万吨,同比增长129.6%,这两个出口种类分别占进出口货物总量的1.19%和0.92%。另外,今年出口煤炭比往年早且数量较大,对调整口岸进出口货物结构的比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一月份开始出口的煤和焦炭,上半年达14.6万吨,占口岸过货总量的3.79%。
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
2004年8月,在中国沿边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建设全面启动。同时,按照“战略—战略投资者—战略升级”的思路,绥芬河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03年至200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20亿元,比前两年的总和增长1倍。中俄科技园、大型建筑材料、扩建绥芬河机场、西城区开发、格城工业园区、俄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等一大批耀眼的战略性大项目也相继启动,香港、上海、大庆等地百余家著名公司和企业纷纷前来投资。目前,与大唐集团签订意向协议,投资13亿元建热联供工程。与上实集团合作,推进境外工业园区建设。与北海集团合作,在我市投资建设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和油漆涂料厂。与蓝星集团达成合作协议,计划投资5.5亿元在兴建年产5万吨工业硅项目。中俄绥芬河—波格拉尼奇内贸易综合体的建设已经使绥芬河形成了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和民间互市贸易的同步推进。
进口的木材
昔日的蛮荒之地已演变成今日的繁华商都,来自浙江、福建等省市以及俄罗斯的商队穿行其间,络绎不绝,驼铃阵阵。据统计,今年1-4月份,该市对外贸易额实现80826万美元,同比增长52.8%,口岸过货219万吨,同比增长7.7%,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不断推进,绥芬河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对俄贸易正越做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