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进“营”就消费 家长担心夏令营变成“钱”令营
2005-08-23 14:09:2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李楠 蒙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8月23日电 在这个暑期里,哈尔滨市的中小学生发现,各色的夏令营广告迅速地冲进了视野。有“英语夏令营”、“体能训练营”、“科技夏令营”、“军事夏令营”甚至“减肥夏令营”等五花八门。

  利用暑假让孩子休息放松,学习知识锻炼身心,成了大部分家长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参加一个满意的夏令营也是他们所欢迎的。于是,不少学生加入了夏令营大军。面对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一些黑心者趁虚而入,使得夏令营市场良莠不齐。

  利用家长为了孩子不惜血本这一特点,许多夏令营借机生财,费用动辄几千上万元。尤其是一些打着“全封闭、全外教”,“出国”、“牛津”、“剑桥”等旗号的英语训练营,费用高达二三万元。哈尔滨市第17中学的韩晓刚刚参加了一个夏令营,正在家里倒时差。据他讲,他们是7月末动身前往英国的,包括乘机时间一共11天,收费为28880元。这其中,包括来回机票及食宿费,吃住在已联系好的当地居民家里。没有宣传中说的其他服务,如授课、集体出游等,所谓外教也不过是和房东一对英国老夫妇聊天。

  一些夏令营对承诺的项目敷衍了事,夏令营变成游山玩水。“就是旅游!”一个参加了以“手拉手,我们一起长大”为卖点的“成长夏令营”的学生说。这个夏令营开始有十多个学生,来自哈市、齐齐哈尔、大庆等地,来到北京时,又加进来6个北京的孩子。说是以交友、增强孩子沟通能力为目的,孩子们参加后,发现其实不过是游山玩水,跟普通旅游团无异。至于交没交到友,交到什么样的友,只能靠孩子自己了。

  事实上,一些夏令营只是一个创意加一个导游的模式,想法不错但实力有限,根本无法达到他们所宣传的效果。

  据铁岭小学的一位老师介绍,以往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学生干部、老师推荐的学生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如参观科技馆、“冰雪大世界”等,收费也只是门票价格,没有门票的则不收费。在老师的带领下既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又增长了学生的学识。

  哈尔滨市第六十三中学校长龚萍认为,学生参加夏令营是件好事,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夏令营。健康、精彩、有意义才是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