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25日电 随着中俄交往的加深,赴俄旅游正在成为热点,双方均提出规范旅游秩序、挖掘旅游资源等相关举措,意在开发这块新兴的市场。
方向 培育大型旅游企业开发旅游新产品完善旅游要素功能
这个酷夏,黑龙江因清凉夏日成了旅游胜地。不少游客来后方知别有洞天,这里并非只能避暑,更不是中国地图上看起来那样是个旅游末端。25个边境口岸使得赴俄出境游成为龙江大有魅力的旅游项目。然而由于事先缺少准备,游客们只能遗憾而返。
遗憾也是商机,专家指出,在黑龙江省全力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大背景下,对俄旅游资源也应深度挖掘。
边境大省旅游优势多多
长达3000余公里的边境线,界江、界湖、界河总长2000余公里,与俄陆、水、空交通便捷,25个边境口岸已有17个开展旅游项目,黑龙江省对俄旅游的自然优势显而易见。
除此,历史渊源、人文优势也不容忽视。据省旅游局介绍,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黑龙江省及时把握中俄关系正常化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对俄地缘和口岸优势,在全国首开边境旅游先河。198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黑河市在全国边境地区率先开通了与原苏联的“中苏一日游”,由此掀开了中俄友好往来和旅游合作新一页。此后,中俄边境旅游已经被打造成黑龙江省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产品。1998年至2004年底,黑龙江省累计接待俄罗斯、独联体旅游者近380万人次,中方累计出境赴俄边境旅游近200万人次。
目前,黑龙江省相继有绥芬河、东宁、同江、抚远、饶河、密山、名山等18个旅游口岸开通了27条边境旅游线路。许多俄罗斯游客通过黑龙江边境城镇到北京、上海、大连等地观光游玩,而我国参加出境游的客人中,不乏来自广东等地的南方游客。旅游业因此成为绥芬河、黑河、东宁等黑龙江边境城镇的重要财政来源。
规范旅游秩序是首要问题
据了解,黑龙江省边境旅游存在的问题除俄方存在的出境验放速度慢、俄方旅游安全环境不好、俄方接待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偏低等问题外,黑龙江省旅行社也存在缺乏行业自律、恶性竞争的问题。
目前,黑龙江省拥有边境旅游经营权的国际社为71家,是全国有边境旅游经营权旅行社数量最多的省份,但接待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旅行社业内人士认为,主要问题是旅游法规和条例滞后,《旅游法》经过二十几年的酝酿至今未出台,正是法规的不健全,造成经营秩序混乱,旅游企业鱼龙混杂。比如报价,同样的线路,差别在一倍甚至两倍以上,因而提供的服务难免差别很大。有的旅行社组团还带有赌博、色情等其他目的。
今年以来,我国开展的打击出境赌博专项行动,以及禁止异地办理护照等措施的出台,客观上使赴俄旅游人数减少。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俄入境游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出境游锐减了一半以上。“天马”、“华宇”等旅行社认为,政策性因素是导致目前对俄旅游市场低迷的主要因素,但可以剔除对俄旅游中不健康的“杂质”,规范净化对俄旅游环境,从长远来看对游客是有益的,对正规旅行社也有益。
据了解,省旅游局就规范问题一方面与俄积极磋商,一方面制定行规行约,并将于下半年召开边境旅游工作会议。
在互动中挖掘旅游潜力
随着中俄高层的频频互访,中俄互动双赢成为主旋律,而作为其关键的一环,中俄旅游自然引起双方关注。目前黑龙江省开展的对俄旅游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0%%以上。但省内旅游业专家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潜力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如港澳游让广东受益、广西也在大打越南旅游牌,事实证明,旅贸结合、以旅促贸是边境省份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同时,做大对俄旅游也足以让黑龙江省摆脱旅游末端省份的形象。
无论培育市场,还是开拓市场,企业应是主体。因而,培育大型开展对俄旅游的企业是关键。专家认为,除了正规守法经营外,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是旅游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做大边境旅游,超大型集团化企业的成长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将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政府应当为大型企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对俄旅游的提档升级。
另一方面,俄罗斯人一直有出国旅游的传统,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收入的增加,特别是中产阶级的初步形成,俄出国旅游人数有了很大的增加。黑龙江省在旅游时间、价格上占有优势,非常适合于俄大部分中等收入人群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省旅游局有关人士认为,黑龙江省应积极开发旅游新产品,不断完善旅游要素功能,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景区开发,改善交通通讯条件,具体开发如购物消费游、保健疗养游、冰雪旅游、学生夏令营、湖泊湖滨度假游、观光休闲产品、中俄联手推出界江、界湖游等多种旅游项目。
回应黑龙江省的热情,俄罗斯滨海边区旅游委官员贝·兴代表俄旅游企业表示,中俄双方旅游合作有广阔的前景,只要双方企业尽最大努力挖掘各自的旅游资源,开发更有魅力的旅游产品,中俄旅游事业会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