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8日电 雅鲁藏布江水再长也有源,党的恩情没有边。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里,雪域高原处处洋溢着节日般的喜庆气氛。26日,受省委、省政府委托,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延芝率我省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代表团一行入藏,受到了自治区政府、日喀则行署及社会各界的热情欢迎。他们对我省给予的大力支援表示由衷地感谢,并对我省的援藏干部给予高度的评价。
27日上午,受省委、省政府委托,李延芝一行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在日喀则检查了我省援藏项目黑龙江农牧科技园、地区高中学生公寓、黑龙江路和兴凯湖大厦的进展情况。
黑龙江农牧科技园,坐落在离日喀则市区14公里处的日喀则市边雄乡境内,是黑龙江省第一批援藏的重点项目之一,目前也是日喀则地区惟一的现代化农牧业示范园。一期工程总投资800万元,于2004年6月竣工,占地面积26.8亩。主要建有日光温室6栋1950平方米,生态酒店500平方米,双层充气温室800平方米,牛羊猪舍各一栋1000平方米,饲草料车间、蔬菜加工车间及附属办公室和职工宿舍等设施。二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当中,计划投资480万元,预计2006年10月竣工。在一座日光温室里,李延芝认真了解了工程造价和推广情况。她说,现代化温室示范很必要,同时也要考虑成本低,效益好,简单适用,让广大藏族农牧民都能够接受,有利于推广,以便使这一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益,使当地农牧民尽早富起来。
随后,代表团一行又来到我省援建的黑龙江路。这条公路全长5.1公里,其中新建道路3.6公里,改建1.5公里。行车道宽14米,两侧各5米人行道,并有路灯、绿化工程。李延芝在听取建设施工单位的汇报后,反复叮嘱,这条路是黑龙江省援藏的重点项目,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一定要把好质量关,让这条路成为黑龙江省和西藏人民友谊的桥梁。
在我省援建的日喀则地区高中学生公寓,李延芝深入到建设工地,一再强调,这是一个雪中送炭的项目,我省也是一个发展中的省份,财政并不宽裕,投入资金支援西藏,就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保证质量,保证学生的安全,不辜负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的希望。
据了解,今年年初以来,我省援藏工作队积极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齐齐哈尔、佳木斯、鸡西三市,全力组织实施援藏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这些项目突出了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体现了力争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旅游业及矿业资源开发、财源建设、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的总体要求,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下午,代表团一行不顾疲劳,稍事休息就马上与我省援藏干部一起倾心座谈。在听取了当地同志的工作汇报和我省第二批援藏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后,李延芝说,从去年6月至今,我省第二批25名援藏干部已经在西藏工作生活了一年多,大家肩负全省人民的希望和重托,以“建设西藏、稳定西藏”为己任,克服了身体、心理和生活条件、工作环境上的诸多困难,将日喀则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经受了特殊环境和艰苦条件的锻炼和考验,工作卓有成效,精神感人至深,用实际行动树立了黑龙江省援藏干部的良好形象。
她说,大家紧密结合我省财力和日喀则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深入进行走访慰问和调查研究,多次召集有关部门领导座谈,到农牧民家庭和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牢记一个使命,紧紧依靠三个领导,完成三项任务,搞好三个结合,抓住一个依托,开辟援藏项目建设的五个渠道,遵守四个秩序,处理好八个关系”的援藏工作总体思路,从工作实践看,这些思路是正确的,是切合实际的,为新一轮援藏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我省援藏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正确领导下,在有关地市和省直部门的通力配合支持下,通过省援藏工作队的尽职尽责和开拓性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辱使命,为援藏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结束后,李延芝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援藏干部赠送纪念品,并向日喀则地区党政领导赠送了象征两地友谊的金钥匙。
黑土雪域,情深意长。两地的深情厚意正如珠穆朗玛峰的雪一样洁白、雅鲁藏布江的水一样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