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8月30日电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尤其是死亡人数同比减少了85人。但同时与摩托车、港田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昨天,市交警部门公布了哈尔滨市关于摩托车、港田车无牌无证及非法营运情况的调查报告。
【现状】
4万无牌摩托、港田路上行
近日,市交警部门对摩托车、港田车非法营运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摩托车、港田车多数没有牌照。截至今年6月30日,哈尔滨市有号牌摩托车16375台、港田车966台,无牌照摩托车、港田车约4万余台。
据介绍,由于摩托车、港田车驾驶人多数无驾驶证,未经正规驾驶技能培训,遵章守法意识淡薄,超速行驶、逆向行驶、闯红灯、无牌无证等交通违法行为屡见不鲜,且在非法营运过程中肇事率较高。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市共发生一般以上交通事故632起,涉及摩托车、港田车的有73起,占11.55%。这些车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些驾驶人无力或不愿赔偿事故损失,往往驾车或弃车而逃,危害性极强。仅去年8月至今年8月,就有54个在交通事故中丧生的受害者死因与非法营运的“摩的”和港田车有关。
【治理】
涉嫌此类车辆的案件不易破获
据了解,哈尔滨市警方开展打击盗抢机动车违法犯罪活动中,摩托车、港田车占较大比例。今年6月以来,哈尔滨市相继发生7起抢劫营运摩托车案件,其中4名摩托车司机被害、两名重伤。另外,还发生了多起犯罪分子骑摩托车抢劫行人的案件,其中南岗发案65起、香坊发案11起、动力发案8起。因这些摩托车、港田车多数都是无牌无证,给警方破案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以上抢劫案件中,仅破获3起。
据调查,目前,哈尔滨市从事非法营运有号牌的摩托车、港田车约5200余台,无牌无证从事非法营运的不计其数,全市非法营运聚集点约117处。由于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港田车投入少,收回成本快,每天可赚数十甚至二三百元,从业人员有愈来愈多之势,不仅增加了道路交通隐患,还严重破坏了客运市场秩序。且此类车多为车容不整、乱停乱放,损害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据了解,执法人员对非法营运的摩托车、港田车进行取缔时,许多被取缔者不服管理,驾车逃逸或百般抵赖,甚至暴力抗法,打骂、打伤交警。今年以来,已有近10名交警在依法取缔中被不同程度打伤。
【声音】
对此类车辆的治理要彻底
调查中,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从不同角度对摩托车、港田车的治理发出声音: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议案、提案,强烈反映摩托车、港田车扰乱交通秩序危害交通安全,损害城市形象,逃避国家税收等,坚决要求彻底根治。
———出租车从业人员认为摩托车、港田车严重侵犯了他们的利益,一致要求坚决整治此类车辆非法营运现象。
———经济收入较高、工作环境较好的人员表示一般不愿乘坐摩托车、港田车,认为不安全、车辆太脏,这部分人支持整治行动。
———一般驾驶人、有车族认为摩托车、港田车太讨厌,横冲真撞,不守规矩,争道抢行,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应大力整治。
———中低收入、乘坐摩托车、港田车人员一般不经常乘坐出租车,又嫌乘公交车不方便,有些人经常乘坐摩托车、港田车,对非法从业人员怀有一定同情心,认为他们是为了生活,不得以而为之。
【建议】
全市开展普查进行登记造册
据调查,摩托车、港田车一般多在小街道、短距离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客源多为中低收入群体;其营运路线多为公交车不能直达的线路;运送乘客的起终点一般是公交车不发达地段、无公交线路的住宅小区;乘坐者多为送小学生上、下学,饭店、食杂店上货、上下班赶通勤车等人群。
因此,交警部门提倡应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网络建设,并发挥出租车的公交作用,方便群众出行。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摩托车、港田车销售市场的管理力度,港田车只能售给残疾人,对购车人要注册登记,每人只准购买1台,并限制摩托车、港田车买卖交易;从事摩托车、港田车营运的驾驶员需提供担保人,以保证发生事故后的赔偿能力。
据了解,哈尔滨市交通、公安等单位将深入居民委,对全市摩托车、港田车进行普查登记,对无牌照的摩托车、港田车告知车主不得上路行驶;已达报废年限的坚决予以报废、销毁;对有牌照的合法车辆要严格年检制度;有关部门对申请摩托车、港田车驾驶证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真正具备良好的驾驶技能及相关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