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首开航天诱变育种之先河 省农科院成功培育3个新品种
2005-08-31 17:54:59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31日电(实习生 黄健) 航天诱变技术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新兴起的学科,省农科院创新育种手段,将航天高新技术与农业育种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崭新的农作物育种新途径,成功的育成甜椒、番茄、小麦3个农作物新品种,在生产中已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这3个品种的育成,不仅仅是在没有先例的条件下摸索着进行田间试验及选育,而且也从细胞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剖析了空间条件下农作物的遗传变异。从而为农作物空间诱变育种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依据,证实了空间诱变育种的可行性。

  宇宙一号番茄

  宇宙一号番茄是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培育而成。

  品种为无限生长型番茄,长势强,商品性好,在大棚栽培株高达2米以上。果大、质佳、色美、味甜、营养价值高,既是果中佳品,又是人们喜爱的菜中之宝。宇番一号番茄单果平均重半斤,最大单果重1.6斤,每亩可收番茄万斤以上,深受农户喜爱。

  宇椒一号甜椒

  宇椒一号是农科院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培育的第一个甜椒新品种。该品种集质佳、果大和高产于一体,单果平均重达200克左右(最大400克),高抗疫病、耐毒病。

  近三年来累计推广6万亩,获直接经济效益19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7亿。由于其特有的抗病性,可以在生育期减免化学药剂的施用,从而减免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向人类提供绿色食品。

  宇宙一号适应性广,目前已遍布全国各地(除台湾和西藏外)1997年曾在北京大兴县航天诱变育种基地展出获得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高度赞扬。2002年这项研究被正式列为国家“863”计划项目,正在进行一步加大力度开发应用。龙辐15号小麦

  龙辐15号是省农科院作物育种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于1992年春将纯系材料航天搭建后播于田间,1993年春以株行点播,获得第二代,并按育种目标选单株,按系谱法处理,决选、区试,2005年审定的小麦新品种。

  该品种生育日数90天左右,为晚熟旱丰类型。产量高,2004年提升全省生产试验,七点次全部增产,平均公顷产量3967.4公斤,较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0.91%;品质优良。目前为止,在我省及内蒙东四盟累计示范推广面积60余万亩。

责任编辑: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