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1日电 新学期,在哈尔滨市某校初中任教5年的李老师由科任老师成为初一年级的班主任。虽说对担任班主任早有准备,却没想到在上周与学生们第一次见面后,闹心事就跟着来了:一周来,她不断接到亲戚朋友的电话,除了让她特别关照某位学生外,最重要的是要求给该学生排个前面的“好座”。不仅如此,其间还不时有家长来到学校,反映自家孩子视力或听力不好,甚至有提出“孩子个子虽高但腿长身子短”。还没到正式开学,托亲友找上来的共有13名学生,各种远视、近视、斜视、弱视的视力诊断收到9张,这22名同学几乎全是个子较高应该坐在后排的。这个名单让她好几天睡不着觉,眼看就要开学了,这座到底该怎么排?
记者采访几所中小学得知,目前哈尔滨市大多数学校一直延续传统的按身高排座的方法,不过班主任仍都会被家长的“特殊情况”搞得焦头烂额。而对于位置的前后,家长往往比学生更关心。以前,许多家长都以孩子视力不好为由要求调到前排或中排,面对如此多的“眼病”,老师已经无法都照顾到。而近来,一些家长又提出一些“另类理由”,如孩子虽然身高较高,但上身短,一坐下来就变矮了,坐在后面根本看不着;孩子性格有点自闭,坐在后面和老师的交流太少;孩子的听力弱,坐在后面听不清老师讲课等等,更让老师为排座绞尽脑汁。
据有9年班主任经验的某重点中学刘老师介绍,排座是让家长和老师都很敏感的话题,每到新学期开始,很多学生家长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找到班主任,希望能把孩子的座位往前调一调。一个班五六十个座位中,中间几排位置始终有限,不管是按高矮顺序排、按视力好坏排或是按学习成绩排,都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就算已经排好座位,学期之中也总有学生、家长要求调座位。特别是这几年,为此找来的家长越来越多,几乎能达到全班的80%,给学生排座成为一道错综复杂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