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9月8日电 哈尔滨市法院制定出台二十八条便民措施,在快立、快审、快执上下功夫,为便民诉讼架起了一条“绿色通道”。
提高效率开通立案“直通车”
哈中院严格规定了立案、审批、转出等程序的期限,压缩流转时间,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将案件转入承办庭室。并且规定,立案不受节假日限制,工作忙或道远的当事人可采取预约节假日立案的方式,对行走不便的当事人还可登门立案。
来哈中院立案的当事人把立案申请递到法官手里的时候,就会得到一本印有《诉讼风险提示》的小册子,这是哈中院立案庭向申请立案的当事人免费发放的;在受理执行案件时,立案法官对申请执行人都会提示执行风险。
送法上门提高弱势群体维权能力
哈中院十分重视对农民工、下岗职工、老弱病残、偏远地区群众、危困企业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为切实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使农民工得到及时的司法救助,哈中院对农民工追讨劳务工资的案件设置了专人负责引导诉讼,立案、审理和执行等环节也尽量简化各种手续,及时采取财产保全、先予执行和其他强制性措施,加快案件运转速度,并在审理中尽量适用简易程序,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和程序。执行局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执行案件也加大了执行力度,提前排期,自费去调查、冻结、查封,尽量减少他们的费用,甚至还给一些农民工提供食宿,保证农民工打得起官司,提高其依法维权的能力。
对于一些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当事人和国家规定的优抚对象,哈中院积极保护他们的诉讼权利。今年1 7月份该院办理减、缓、免交各类诉讼费用案件76件,总计67.51万元。
便民审理当事人感受“阳光”服务
哈中院为了让当事人少跑腿、少费心、少麻烦,推出了假日法庭、巡回法庭和速裁法庭等灵活的办案方式,当事人可以不受法定节假日和地点的限制,随时提起诉讼。他们还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实行繁简分流,使相当一部分民商事案件实现了当日结案、当周结案、当月结案。
哈中院还规定,办案中要将调解作为审判的一个必经程序,包括立案、审理、执行等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哈中院十分重视诉后效果和信访。他们在网站上开通了网上信访和投诉信箱,每天设专人负责下载登记,有访必接,有信必复。同时他们还推行了结案反馈制度,定期回访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