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5日电(记者 印蕾) 黑龙江省政协九届十三次常委会15日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就编制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问题进行协商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对俄开放合作问题成为与会常委、委员较为关注的的问题之一。
在15日的大会发言中,省政协副主席、民盟黑龙江省委主委梁荣欣作了《关于“十一五”期间推进我省对俄经贸科技战略升级的建议》的发言。梁荣欣指出,利用我省“十一五”规划的契机,认真剖析中俄经贸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求扩大双方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及俄远东各州区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地区繁荣,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黑龙江中俄经济贸易中还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是:在中俄贸易方面,外经贸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匮乏龙头企业;国家赋予的边贸政策逐步弱化;地产品出口所占份额小,“买南卖南”问题尚未解决。在技术方面,目前俄罗斯海关还未实行电子报关方法,通关时间长、手续复杂,加大了贸易成本。在口岸管理方面,口岸基础设施逐渐不适应大通道运输能力快速增长的需要等等。为此,“十一五”期间,应切实解决制约两地区经贸合作的诸多问题: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重新占领俄方市场;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对俄贸易合作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建立对俄出口加工区;加强南北联合,共同发展对俄贸易;加强国际经贸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加大大通道及枢纽港建设工作力度;提高通关效率。
省政协常委、民建黑龙江省委常委董洪宪的观点是,“十一五”期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间,我省要进一步扩大对俄开放合作,在合作思路、合作方式、合作领域等诸多方面突出创新精神。变“南联北开”为“北开南联”,以北开为前提,坚定不移的扩大对俄开放合作,以强大的“北开”吸引并带动“南联”,不断壮大我省的发展实力和竞争能力;把“会展”经济作为扩大对俄开放合作的平台,把哈尔滨、绥芬河等地作为开展对俄“会展”经济的重要城市,办出规模和气势,办出特色和品牌,把我省外向型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吸引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共同发展对俄贸易;围绕俄罗斯市场和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积极主动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并把对俄出口优势产业向口岸城市聚焦,不断提高对俄出口产品本地化水平。此外,考虑到绥芬河市在对俄经贸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应明确对绥芬河具体扶持的内容,帮助绥芬河加强内外协调;对绥芬河今年新上的项目,如贸易综合体等战略投资项目、绥芬河口岸前后方通道扩能等口岸通道项目、中俄科技园等境内外加工基地项目给予重点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