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6日电 在各项指标中,哈尔滨的居住质量、人居环境分别位居第97位和第99位。居住质量着重衡量居民家庭住房状况的优劣程度,其核心指标是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人居环境质量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该子系统选用人均绿地面积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核心指标。是不是这两个指标的滞后拖了“后腿”?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分析认为,这两个指标对哈尔滨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并不是主要原因,但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他认为,一个城市的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投资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活质量不一定成正比,而内需型的增长方式则与生活质量成正比。从数据来看,哈尔滨的GDP总量2001年至2003年的平均数位居全国第21位,说明经济增长很快,但是从排行榜来看,居民人均收入位居第68位,说明居民收入不是很高。
生活质量与GDP并非成正比
连玉明介绍,从微观角度而言,城市生活质量是指城市能满足每一个居住者生活个性化需要的程度。桂林的GDP总量3年平均数位列全国第100位,但其在生活质量排行榜上位居第15位,远高于一些大城市;海口GDP总量3年平均数位列全国第79位,但在生活质量排行榜上位居第28位。“这说明,生活质量是多维的,它不仅强调生活富裕,还强调宜居、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生态等概念。”连玉明建议,哈尔滨应该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注。
黑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新颖认为,该排行榜的相关指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哈尔滨的情况。从排行榜来看,哈尔滨与发达城市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长春位居第47位,沈阳位居第57位,由此可见,哈尔滨在东北三省的省会城市中显现出了相关优势。